n
……
\n
相比于陶促的视死如归,心情沉重,姚兴就真可以说,冬日风急,也挡不住他的春风得意。
\n
倒是同行的姚绪提醒了一句,让他在动身后不久找回了冷静。
\n
“若按崔浩所说,拓跋圭已在北方称帝,此次攻伐洛阳,必定不希望功劳全在大王身上。我们必须做好还会与魏军交锋的准备。”
\n
姚兴的眼神冷了下来:“你说的没错,崔浩再如何是个人才,那也是拓跋圭手下的人才,不是我的人才。”
\n
他必须做好最坏的打算,比如说——
\n
“或许魏军只会给我们一个函谷关,又或者,当洛阳战事完毕,他们连函谷关都不会给我们留下,要独自占据这个通往南方的枢纽。”
\n
姚兴说话间,又看了一眼手中的信报。
\n
他格外庆幸,在派遣那一路精兵跟随崔浩行动的时候,在这其中安插了数名直系心腹,也对他们额外给出了一道号令。
\n
若是由他们自己人主导,完成了占领函谷关的大任,在送来弘农的战报中,就带上特殊的军令标记。
\n
这是他没告诉崔浩的东西,而很妙的是,这封信上有!
\n
在他夺取函谷关后,拓跋圭想将他一脚踢开,就没那麽容易了。
\n
在大军向函谷关推进的途中,当先向那头探路的斥候也在随后向他报喜,在函谷关上插着的,确实是秦军的旗帜,他前去叫关,也已得到了“自己人”的答复。
\n
这条明确的喜讯,让姚兴再无一点犹豫,向着函谷关方向大举推进。
\n
却不知,那当先送向弘农的报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