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不必分得这麽清楚,后头的麻烦还不少呢。”刘裕深吸了一口气,问道,“你方才说的那个崔先生,是什么来头?”
\n
依照先前羌人遁逃的情况看,这位崔先生极有可能就在逃走的人当中,他不能不问这一句。
\n
桓玄答道:“清河崔氏出身的士族高门子弟,拓跋圭的臣子,被派遣往关中游说姚兴,才有了这一出绕路奇袭。对了,还有个不太好的消息,若是这位崔先生所说消息无误的话,拓跋圭已折返平城称帝。”
\n
刘裕没太惊讶:“若要集合北方之力向陛下宣战,拓跋圭称帝势在必行。”
\n
他只是有些遗憾,崔浩身为士族子弟,不轻易以身犯险,果然还是常态。先前的混战中,他也没头脑发热,直接冲到最前头来,否则哪还能给他逃命的机会!
\n
至于崔浩的身份,看起来也代表了某种信号。但陛下既在一开始就没打算采取妥协的办法,现在应当也不会在乎这一批站到对立面的人。
\n
“还有,”桓玄道,“在我出兵拦截他们之前,他们已分出一路人马往函谷关去了。”
\n
这句话才是真让刘裕的脸色沉了下来。
\n
“我抵洛阳时已问过,函谷关方向的守军比伊阙关多,但也只有三百余人。若是守关外,还能拖延少许时日,等到洛阳方向增兵支持,若是从关内有人奇袭——”
\n
两人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出了不妙的神色。
\n
偏偏羌人先行,凭借他们的马速追不上对面,倘若贸然派人前往,谁知道是能与函谷关中守军配合剿灭这一路敌人,还是平白送了性命。
\n
在兵力匮乏的情况下,每一个行动都要慎之又慎。
\n
尤其是,在交战之前,北面已有狼烟燃起。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