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裕将手中的槊刀握得更紧了些。
\n
先声夺人,并不足以让敌军退避。
\n
与其说是在吓退敌军,不如说,是为了让己方更有信心而已。
\n
算起来,他也仅仅比对面早到一日而已,根本来不及组织起能够力破敌军的防守,但让他倍感动容的是,这里的百姓的表现远超他的想象。
\n
这些生活在战事缓冲地带的百姓已有了对于未来的期望,也并不打算麻木地等待战事分出一个结果。
\n
他们有的已赶赴北面的战场,留在此地的,也在忙着翻找能用于作战的武器。
\n
刘裕抵达时,身边的兵卒数量绝不算多,沿途赶路的疲惫更是让他们看起来少了些气势,但这一点也不妨碍他们带来了“永安将至”的消息,让洛阳的军民一心变成了一种让人热血沸腾的力量。
\n
他只有一个问题回答不上来。
\n
有人在问:“桓谦桓将军去哪儿了……”
\n
就当他,已与这支队伍同在了吧。
\n
……
\n
恰在此地,对面的羌兵动了。
\n
他们听到了自己的军师崔先生的声音:“刘裕到不了此地,速攻侧翼,先擒此将者,必有重赏!诸位远道而来,不正待此刻吗!”
\n
“崔先生说的是。”
\n
崔浩面沉如水。
\n
事实上,以崔浩的眼光看得清楚,负责在洛阳摆阵戍防的将领,就算不是刘裕,也必然不会相差太多。摆在他眼前的阵仗已足以证明,此地的将领不是庸才。但这件事,对于气势低迷、只剩杀心的羌人来说,没有说出来的必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