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回道:“若是不知道陛下对宗族是这等态度,或许会是琅琊,但结合天幕所说与臣所见——”
\n
再加上王神爱先前的那个问题,已没有第二个答案了。
\n
“洛阳!”
\n
最有可能的,就是洛阳。
\n
可是,应朝继承的是晋朝基业,保持着以荆州-扬州为内核的疆域与驻兵防线,以长江作为当下最具效力的天险屏障,和洛阳完全是脱节的。
\n
若是拓跋圭与姚兴真有明主之才,愿意尽快联手,他们要取洛阳远比王神爱容易太多。
\n
就连桓玄在问出下一句话的时候,语气里也多出了几分不确定:“您要驰援洛阳?”
\n
若要保住天幕所说永安大帝的名望,驰援洛阳是必然。可这也等同于是在用自己的短处去碰对方的长处啊……
\n
这不是个明智的决定。
\n
就算陛下选择暂时避开锋芒,舍弃洛阳,他们这些朝臣也不会有任何一点异议,毕竟,国祚初立,还是以这种方式创建起来,走出的每一步都需要格外小心。
\n
洛阳便是那鞭长莫及之地,何苦非要勉力去保。
\n
桓玄也忽然明白了,为何陛下会说,桓谦派不上大用处。
\n
不错,桓谦他为人方正谨慎,在作为探路前军的时候,便不会错过细枝末节,也能看清楚局势,将其完完整整地汇报到桓玄面前。这样的性格放在官场上也不容易出错。
\n
但他缺了应变之能,在这个时候恰恰是一个要命的短板!
\n
然而还不等桓玄为桓谦这个堂兄捏一把冷汗,便忽听一个声音响起在了他的面前:“不是出兵驰援,是朕要亲自往洛阳走一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