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看看这位王将军……
\n
反正是比王珣的兵权大了不止一点。
\n
王珣微妙地感觉到了一道嫌弃的目光,转头去看,又什么都没瞧见,只看到众人全神贯注望向天幕的动作。
\n
【据说早年间,司马曜还打算让王恭同时出任荆州刺史,要是这麽做的话,就是彻底的外州包围中央了。】
\n
【这麽一搞,司马道子直接慌了,必须要打消司马曜的这个计划。传闻,另外还有一个人也对这个委任大不满意,正是将荆州作为大本营的桓玄。】
\n
【这一条的可信度有多高不好说,因为仅限于记载在比丘尼传中,被一笔带过。毕竟,在荆州刺史官职被确定的那一年,桓玄才刚刚踏入仕途,应该没有那麽快确认,他在几年内就要重新夺回荆州军的掌控权。当然,作为将来险些效仿他父亲称帝的胆大权臣,桓玄可能也确实有这样的觉悟。】
\n
【但很可惜,司马道子一定明确地表达了自己的态度,桓玄也可能有过发言,最终都没改变司马曜的想法。于是这个时候,就不得不提到支妙音这个人了。】
\n
【司马曜是个很信奉佛教的人,对尼僧尤为亲昵,甚至不仅仅是让这些僧人出入宫门讲经,还让这些人牵涉到了政治当中。其中最受司马曜信赖的,就是支妙音。】
\n
【这个时期的比丘尼,大多出自世家大族,有文化可能只是最微不足道的一个长处,如支妙音,就是“谈论属文,雅有才致”,难怪后来会被永安大帝派去修编战乱中散落的文集。更重要的是,这些人还在与上层人物的接触中表达自己的政见,对朝堂局势大有影响。】
\n
【为了成功阻止王恭再多领一州的兵马,司马道子也不得不将赌注押在支妙音的身上。他带了一笔不菲的财富贿赂这位简静寺住持,请求她在皇帝面前多说几句话。】
\n
【最终各方发力的结果,就是一位“弱才”,当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