丢下一句“此事再议”,就带着佩剑走人。唯有陈宫留在原地,急得直跺脚。
\n
……
\n
张超听完臧洪描述的前因后果,怒不可遏,在臧洪的支持下,大肆出兵,征讨吕布。
\n
吕布得到消息,嗤了句“来得正好”,提着长戟就走,丝毫不顾陈宫的阻拦。
\n
初平四年,秋。张超与吕布在海西县发动“响水之战”,这一站打得昏天黑地,谁都没有留手。
\n
已进入泰山郡的刘昀不断关注着来自徐州的密信,坐山观虎斗。
\n
他料到沛王一定会挑拨吕布和张超的关系,没想到沛王会这么损,直接给吕布按了个杀兄之仇。
\n
但这一切有利于陈国的行动,所以刘昀不但没有派人制止,反而推波助澜,听之任之。
\n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1] 。
\n
在这一整副棋盘上,不管其他棋子如何走动,只要能达成目的,越是混乱的局势,越有利于避开旁人的眼线。
\n
趁着吕布与张超打得火热,刘昀派征北将军谢源和振威将军徐荣出征,以迅雷之势,夺下彭城、下邳这两个诸侯国。
\n
两个国的诸侯王本无实权,又早早死于战乱。城中的人惧怕曹操的屠城之名,又知吕布曾为董卓效命,怕吕布沾染了西凉军的习气,对这支从泰山郡一路南下,但纪律整肃,从不劫掠扰民的军队大开了畅行之门。
\n
谢源几乎没废什么功夫,就占领了半个徐州,带着一大支军队入驻。
\n
徐州的世家纷纷献上厚礼,已示诚意。谢源为了安抚这些世家,照单全收。
\n
世家见谢源收了礼,纷纷松了口气。他们知道谢源是陈王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