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昀无声地叹了口气。道理是这个道理,但他无法左右黄琬的决定,也没有留下权利对黄琬的仕途指手画脚,哪怕这么做能帮助黄琬避开三年后的死局。
\n
马车轱轱辘辘地驶向沛国。
\n
听了刘昀的解释,陈群没有再多说问。在离家前,他曾和自己的父亲陈纪聊过黄琬与豫州安定的问题,对于黄琬收到朝廷的传召一事,陈群并不觉得意外。
\n
豫州牧的治所在谯县,而谯县又在沛国腹地,他们要去谯县,必将经过沛王的领地。
\n
前任沛王刘琮在两个月前去世,谥号考,新继位的沛王刘曜不过弱冠之年,只听说身体羸弱,上不得马背,倒不知是个怎么样的脾性。
\n
素来习惯多思的陈群望着城外的大道,担心这一路会有风波。
\n
好在,他们顺利地进入沛国,花了小半天的时间抵达谯县。
\n
因为抵达樵的时候已是傍晚,刘昀没有急着去府衙递送拜帖,而是凭着文书,与陈群等随行之人在驿舍住了一晚。
\n
第二天的辰时三刻,刘昀拾掇好自个儿,带着拜见礼,和陈群一同前往府衙。
\n
府衙的门房收了名刺,进去通报。不一会儿,刘昀等人被迎了进去,直通主堂。
\n
按照惯例,高顺等随行人员在进入主院后,被引入西侧的厢房,在那饮水解乏。只有刘昀与陈群继续向前,在仆从的指引下靠近堂屋。
\n
走到堂下的时候,不等仆从为难,刘昀主动解下佩剑。旁边的陈群同样如此。仆从悄悄松了口气,对二人更加恭敬。
\n
“二位请。”
\n
竹帘被卷帘人麻利地拉开,刘昀与陈群入内,正巧瞧见堂内的二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