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不仅是诗会,更是一场交流。文治武功,只要对国家有益,心中有主张,皆可畅谈!
大家各抒己见,目的在于相互了解彼此的心志。”
知府言罢,气氛一时沉静。
片刻之后,一人起身,笑言:“大人,我对于当前民生有些浅见。”
“请讲。”知府抬手示意。
“如今大明初显繁盛,但前朝积弊犹存。我认为,应彻底清除前朝弊端!
该严惩的不赦,方能开创全新局面!”此人言辞犀利,眼中透露着勃勃野心。
“说得好!正该如此!”
“前朝余孽,理应斩草除根!”
“……”
瞬间,众多声音响应了他。
许多人都抱着同样的想法:异族之人,心思难测,对待他们就该斩草除根!
然而,也有反对的声音响起。
“我觉得不妥,我们大明正值重建之际,正需团结一心,若是一味杀戮,恐怕会引起人心惶惶,对国家并无益处。”一人站起身,语调沉稳。
“你这是过于慈悲了!”之前提议的人反驳道。
“……”
很快,众人便陷入了激烈的辩论之中。
知府大人微微眯起双眼,脸上浮现出一抹满意的笑意。
有争议才有意思。
他转过头,望向在座的几位重要人物,几人眼神交汇,心领神会。
不久,见争论无果,知府举起手,示意大家安静下来。
随着气氛逐渐平息,知府开口道:“这个话题暂且搁置,毕竟涉及众多人的生死,即便争论出结果,也不能立刻定夺。”
闻言,仍在争辩的几人纷纷点头表示同意。
“依我看,要让大明长治久安,必须在赋税上做文章。那些卑贱之民常常想出逃税的手段,导致朝廷税收受损!真是岂有此理!”一人站起身,大声说道。
“没错!天下的贱民都是一个德行!他们若稍有家国情怀,朝廷推行的事宜定会顺利许多!”有人附和。
“如今天时地利,正是趁机多征收粮食的好时机!不然,等到 ** 之时,饿死的还不是这些贱民?”
“要多征赋税,又怕他们 ** 。但凡赋税上涨一成,就有人嚷嚷着要饿死!真是岂有此理!”
“……”
李辰坐在椅上,听着周围人的议论,脸色愈发难看。
他能理解,在这个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