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举手示意安静,群臣随之肃立。
“赵迟之功,不可轻忽。”
祖龙语气温和,“革新医术、献药有功,皆为大功。”
自商鞅变法以来,秦帝国赏罚分明,无论出身,皆一视同仁。
“韩国既平,雍城大军即刻回防,然韩地仍需驻军。”
祖龙宣布:“任命赵迟为韩地主帅,统领十万大军镇守,降卒归其调度,可组建刑徒军,拥有生杀大权。”
同时,升任左庶长一级,授予中更之爵,享有千人私兵编制、岁俸,并赐乡间万顷良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诸位卿家有何看法?
祖龙目光扫视群臣,静候回应。
“封赵迟为韩地主将,统领十万大军,虽名义为副帅,实权却与上将军无异。”
“连晋十级,再授无限爵位,短短半年,此等荣耀实属罕见。”
“大王如此厚待赵迟,可见其重要。”
“十万大军外,降卒和刑徒军兵力总计超二十万。”
“此恩赏,可谓浩荡。”
闻此封赏,众臣无不惊愕。
然而,提及赵迟的诸多功绩,无人敢于质疑。
不论是贡献金疮药的善举,还是刺杀韩王的英勇行为,都堪称显赫战功。
如此丰厚的赏赐,赵迟当之无愧。
“臣等赞同。”
群臣稍作思忖后,齐声应允。
“很好。”
见群臣一致支持,祖龙满意颔首。
这般一致性令他感慨良多。
过往封赏,总有人持异议。
“立即拟旨,正式嘉奖赵迟。”
“此外。”
“令蒙武率军返雍城,押解韩王及百官至咸阳。”
“赵迟继续镇守韩国。”
“朕只有一个要求:彻底掌控韩国,稳固我大秦疆域。”
祖龙语气笃定。
“禀告大王。”
李思上前一步,神情庄重。
“大王,押解韩王回京并无争议,然韩廷官员似无必要。
他们多为韩王死忠,臣建议尽数处决。
如有愿降者,可酌情录用以助治理。”
李思话毕,声音响亮。
祖龙目光落于李思身上,未发一言。
在这样的凝视中,李思垂首低头,面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