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暴鸢已亡,朝中也无人能领兵。
此刻,群臣虽明知结果,却不料秦军来得如此迅速。
“有何对策?”
“孤该当如何应对?”
“难道真要向秦低头?”
“数百年的基业,岂能在孤手上毁掉?”
韩王满心不甘与不舍,决心不降秦。
身为一国之君若投降,沦为阶下囚,何其羞辱。
“韩卿,赵、魏两国难道还未突破王翦防线?”
韩王满怀期望询问韩非。
“大王,已不可能。
王翦治军严谨,布防稳固,无论哪国出兵,他都会迅速反击。
赵、魏多次尝试,都被轻松击退。”
“眼前只有两条路:一是投降秦;二是与秦拼到底,即便国破,也要留下千古英名。”
韩王听后满眼惧色,“不可,孤不能亡。
若孤身陨,韩国必倾覆。
没有孤在,复国从何谈起?”
韩非见韩王如此,失望至极。”国破家亡,君殉社稷,此乃古训,但大王实在难以做到。
既然如此,既然他不愿与国同生共死,那孤也只能随他去了。”
“罢了!”
众臣随即整顿军备,发誓死守新郑,绝不能让秦军进城,否则韩国必亡。
韩王坚定地说:“韩卿所言极是,眼下除了投降或坚守,孤别无他法。
孤决心固守宫阙,居城中,亲眼见证你们与敌军战斗到最后时刻。”
语气突然强硬,显出必战之心。
韩非无奈地看着韩王一眼,心知韩王的想法,却选择沉默,此时多言无益。
待群臣离去,仅剩韩王与一名随侍宦官。
韩王低声问:“你密通赵国之事进展如何?”
"大王," 宦官禀报说,"赵国已同意协助,派出一支千人精锐部队潜入新郑,只等大王离开都城,便会举兵响应,护送大王前往赵国。”
韩王听后,眉宇间露出喜色。
"妙计!这样一来,不仅保全性命,还能在赵国谋求复国,借助他们的力量成就大事。”
韩王心中激荡,立刻下令:"时不我待。
除了亲卫,任何人不得泄露行踪。
迅速通过密道离开宫殿,撤离都城。”
"遵命。”
宦官恭敬地退下安排。
"秦王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