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非医官,其药来历不明,万不可用!”
朱常洛却摆了摆手,声音虚弱:“连太医都束手无策,何不试试?”他心里清楚,东林党是真心护他,可他们不懂,他的病,一半在身,一半在心——那是三十九年的压抑、恐惧、不甘积压出来的,温补药解不了。
八月二十九日(9月24日)午后,李可灼捧着个锦盒进了乾清宫。盒里铺着红绸,放着两颗圆润的药丸,通体赤红,像两颗凝固的血珠,正是他口中的“仙丹”——红丸。
“此药采自天竺,以朱砂、人参、鹿茸等百余种药材炼制,需用温水送服,”李可灼跪在地上,举着锦盒,“臣以全家性命担保,服下此丸,陛下三日可愈。”
旁边的太监慌了:“朱砂有毒,怎可入丸?”李可灼道:“此乃秘制之法,毒性已去,只剩温补之力!”
方从哲皱着眉,他是浙党领袖,与郑贵妃向来交好,此刻却拿不定主意。朱常洛盯着红丸,忽然笑了,笑得咳嗽起来:“拿来吧。”
第一颗红丸送进嘴里,微苦带涩,顺着喉咙滑下去,片刻后竟真的觉得胸口暖了些,连呼吸都顺了。朱常洛精神一振,让太监赏了李可灼白银五十两:“果然有效,明日再进一丸。”
消息传到宫外,东林党人却坐不住了。杨涟连夜写了奏折,说“红丸来历不明,李可灼非医非官,擅进药物,恐有奸谋”,可奏折递到乾清宫,却被太监拦了下来——皇帝正在“静养”,谁也不见。
第二天,李可灼又捧着红丸来了。这次方从哲拦住了他:“陛下刚见好转,何必急于求成?”李可灼却掏出一封手谕,是朱常洛亲笔写的“朕自觉神清气爽,速进二丸”。
正午刚过,朱常洛服下第二颗红丸,他咽下药丸,对李可灼说:“若朕康复,封你为太医院使。”李可灼刚磕头谢恩,就听龙床上的皇帝突然发出一声惨叫,双手捂着胸口,身体像虾米一样蜷缩起来,嘴角溢出黑血。
泰昌元年九月初一(1620年9月26日)五更,登基仅一个月的朱常洛,在乾清宫驾崩,享年三十九岁。那两颗红丸,终究没能让他熬过这个秋天。
皇帝暴毙的消息像炸雷,轰动了刚平静没几天的朝堂。
最先跳出来的是东林党人。杨涟拿着弹劾李可灼的奏折,在文华殿哭着喊:“红丸有毒!李可灼是奸贼!方从哲包庇凶手,罪该万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东林党人纷纷附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