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队,自己带中军主攻,让弟弟李如柏打左翼,副将吴惟忠打右翼。
攻城那天,天降大雪。日军在城楼上架着火枪,铅弹倾泻像雨点一般。吴惟忠的左臂被打穿,鲜血染红了铠甲,他咬着牙喊:“拿梯子来!”明军踩着同伴的尸体往上冲,佛郎机炮轰塌了平壤城墙的一角,李如松一马当先,手里的长矛挑翻了三个日军小队长。
着名的碧蹄馆之战中,李如松带了三千骑兵追击日军,没想到中了埋伏,被两万日军围在山谷里。他的战马被流矢射死,换了匹白马继续砍杀,头盔都被砍出个豁口。手下的辽东铁骑结成圆阵,马刀劈得日军的竹甲“咔嚓”响,从早上打到傍晚,硬是杀开一条血路。后来朝鲜人在山谷里立了块碑,写着“李如松大战碧蹄馆处”,至今还在。
这场仗打了七年,中间还出了个大笑话。石星想快点结束战争,派了个叫沈惟敬的市井混混去议和。这家伙根本不懂日语,瞎忽悠说丰臣秀吉愿意称臣,还把日本的贡品说成是“降表”。万历信了,居然真的派使者去册封丰臣秀吉为“日本国王”。结果丰臣秀吉一看册封诏书,气得把桌子都掀了:“老子要当东亚霸主,谁要当他的国王!”立马又派兵打了过来。
直到万历二十六年,丰臣秀吉病死,日军才开始撤退。明军在露梁海战中设伏,朝鲜名将李舜臣和明朝老将邓子龙联合作战,用火攻烧毁了两百多艘日军战船。邓子龙都七十岁了,还跳上敌船拼杀,最后中流矢而死。这场仗下来,明朝花了七百多万两银子,相当于把张居正改革攒下的家底花了个精光。
按下葫芦浮起瓢,这边的朝鲜战争刚结束,播州的杨应龙又起兵反叛。播州就是现在的贵州遵义,自唐朝起就被杨氏家族统治,到杨应龙这辈已经传了二十九代。这家伙在当地修了座海龙囤,城墙比南京城还厚,囤里藏着金银珠宝,还有上百个美女,简直就是个独立王国。
杨应龙杀了自己的妻子和岳母,朝廷让他去北京受审,他居然说:“要杀要剐来播州取!”万历二十七年,他举兵反叛,打下重庆、泸州,还把俘虏的明军剥皮实草,挂在城楼上示威。
平叛的任务还是交给了李化龙,他调集了四川、贵州、湖广的二十四万兵马,分八路进攻。海龙囤建在悬崖上,只有一条石阶路能上去,杨应龙在囤上滚石头、扔火把,明军攻了三个月都没攻下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有天晚上,当地一个老猎人偷偷找到明军将领,说后山有条小路,是当年采药人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