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侧的蒲类海边,主持了一场盛大的丧礼。这是为五百多位勇士举办的丧礼,是全体蒲类人共同参与的丧礼。丧礼在沉痛中启幕,在沉痛中进行,最终也在沉痛中落幕。
那时,前一天夜里最后时刻出现在战场上击溃匈奴人的骑兵,在追击了整整半夜、几乎将匈奴人赶尽杀绝后返回了蒲类。那是四十几个牵着马的大汉骑兵,领头的是体型魁壮的将官,带路的是个精瘦却结实的蒲类士兵。
“坤靡大人,这位是敦煌玉门关的和戎护军刘社将军,这些是跟随刘社将军前来支援我们对抗匈奴的援军。”给汉军带路的蒲类士兵,在丧礼结束后领着汉军来到蒲类国王面前介绍道。
“谢谢!”坤靡国王先是感激地看向刘社,随即望着他身后四十几个士兵,略显失望地问,“人怎么这么少?”
“坤靡大人,地方出兵需请示朝廷,所以未能及时派出援军。我等是征得太守同意后,自发前来的。”刘社说着,脸上露出些许尴尬。
“五天前,我到玉门关请求玉门都尉出兵救援,都尉上报太守,太守又需上报朝廷。我担心去朝廷的信使还没到长安,匈奴人就已攻到蒲类,便恳请太守先出兵,可太守不敢答应。无奈之下,我打算先回来报信。刘社将军听闻后,主动请求太守让他带小队随我回蒲类御敌。太守因刘社将军人马不多,不易引起非议,这才同意了请求。”带路的蒲类士兵紧接着解释道。
“匈奴人此番吃了败仗,肯定不会善罢甘休。现如今匈奴人在西域各国或利诱,或威逼,大有卷土重来之势。朝廷若再不管束匈奴,西域必然会再次遭到荼毒,我们这些小国弱民也必将重新沦为匈奴人的奴隶。将军,你们也看到了,经昨夜一战,我蒲类几乎战死大半士兵,若匈奴人再来攻打,我们必然毫无抵抗之力。请将军务必将这里的情况上报朝廷,形势已无比危急!”坤靡国王紧盯着刘社,脸色沉重地说道。
“坤靡大人,请您再派出使者直接前往长安,我会派人随同使者,将这里的情况一并向朝廷说明。”刘社点头应道。
当太阳悬于天顶时,坤靡国王与刘社的交谈结束。二人达成一致:蒲类派出使者前往长安,刘社也派一名士兵随蒲类使者同往;刘社及其四十余名士兵则留在蒲类,协助守城御敌。
之后的三天里,草原连降两日大雨。护城河被雨水加宽近五尺,河外的战场也被冲刷得几乎没了痕迹。雨过天晴时,草原上的草地愈发翠绿,牛羊重新漫步于广袤草场,鸟雀再次翱翔于无垠天空。此时,蒲类此前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