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殿内,那日的封赏之音仿佛还轻柔地缭绕在耳畔,未曾完全消散。凌京城此刻已被聿王云墨笙与安北将军慕华掌上明珠慕芷萱即将缔结秦晋之好的喜悦氛围紧紧包裹。然而,皇家联姻,绝非民间嫁娶可比,其间的礼数繁多,吉日挑选,乃至背后所隐含的深远意义,皆需皇室中最为核心的成员聚在一起,细细商讨,慎重裁决。
次日天刚破晓,慈宁宫内,袅袅香烟便悠悠升起,为这既庄严又不失温馨的宫殿平添了几分超凡脱俗的雅致。太后端然坐于凤榻之上,虽已年过花甲,却依然精神矍铄,眼中闪烁的是岁月悠悠积淀下的睿智与慈爱之光。徽帝安坐于太后的左侧下位,面容温和,举手投足间尽显帝王风范。而右侧下位,宜贵妃身姿婀娜,眉眼弯弯,洋溢着难以遮掩的欢愉之色,正细心地为太后斟茶,每一个动作都透露着她温婉贤淑的气质。
“皇帝,宜贵妃,”太后轻声启口,语调平和而温暖,“哀家已闻笙儿与慕家小姐之事。笙儿在朝堂之上,情深意重,哀家阅过实录,心中甚感欣慰。慕华乃国之栋梁,其女虽与哀家交往不深,但能得笙儿倾心,且在朔风城助战有功,智勇双全,定是个明事理、有担当的好孩子。这门亲事,哀家极为赞同。”
宜贵妃闻此,喜色更浓,连忙起身行礼:“谢太后娘娘夸赞!萱儿那孩子,臣妾也是满心欢喜。她性情爽直又不失温婉,与笙儿实乃天作之合。笙儿能得此佳偶,实乃臣妾与他父皇之大幸。”言罢,眼眶微红,泪光闪烁,作为母亲,见两个儿子终得良缘,又添此荣耀,心中自是感慨万千,百感交集。
徽帝唇边漾开一抹温煦笑意,轻轻颔首:“母后所言,实乃金玉良言。慕家历代忠贞不渝,慕华更是朕之肱骨,镇守凌京,功不可没。其千金温婉贤淑,与笙儿同经生死患难,情深意重。此番联姻,既可遂了笙儿之心愿,亦是皇家对忠臣之厚赏,无论家国,皆为一桩喜事。”
太后闻言,面上露出满意之色,话音却微妙一转:“既是喜事,自当办得热热闹闹,体体面面,不容半点疏漏。钦天监需精心挑选吉日,既不可操之过急,亦不宜拖延过久。待到那秋高气爽之时,既显皇家之庄重,又免新娘受酷暑严寒之苦。至于婚礼规格,便依亲王正妃之最高礼遇行之,内务府与礼部须得尽心竭力,力求尽善尽美。”言罢,她目光转向徽帝,“皇帝以为如何?”
徽帝神色恭敬,答道:“母后考虑周全,儿臣自当遵从。内务府与礼部之事,朕定会亲自过问,确保无误。”他心中透亮,太后之意,既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