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边的树下,吃起干粮来了,吃着就觉得有干涸,想喝点水,左右找就是没有。谁知高县长,一时疏忽,只带干粮,忘记带水。如果走到沟里,就有山泉水解渴,如今走到这山梁上,只能干挨着。胡督察有点困,靠着树迷瞪一会,谁知就睡着了。连毛驴,也在树下卧了下来歇息。
不知睡了多久,胡督察睁开眼睛的时候,太阳已偏西。这时,不单是肚子饥,口干渴的难受,吃到嘴里的干粮,也难以下咽。牵着毛驴,找不见下沟里的路去找水源,又看不到住的人家,心里骂道:这是什么鬼地方?这路上连个人影也看不见?这又饥又渴,走不动,就骑上毛驴,用枝条抽打着毛驴,把气出在驴身上。
开始那浪漫的情绪,已被饥渴驱赶的荡然无存。终于走出了山口,看见了村庄,他看到了希望,抽打着毛驴,加快脚步,他口干的实在是坚持不住了。
终于到了有人家的门口,他爬下驴,径直的走了进去,喊了一声: “有人吗?能给一口水喝吗?”
只见一个老妇人出来,打量一下来人问道:“来客找谁呀?”
“老大妈,我是要到张家堡去,路过,讨口水喝。”胡督察十分恭敬的说,生怕人家不给水喝。
老妇听说要喝水,说道:“你等等。”进门去,用半个葫芦做的勺,端出一瓢水来。
胡督察端起勺,一口气喝进了肚子,归还勺的时候,又说了一句:“还能再给喝一点吗?”他渴到极点,一勺没有解渴。
老妇又端出马勺,递给他说道:“水凉,你走热了,慢点喝,喝的急,会伤肚子的。”看见来客喝的太猛,老妇给他提醒一声,怕把他肚子喝坏了。
两勺下肚,胡督察还是觉得没够,又说:“还能给一勺吗?”
老妇看了看胡督察说:“娃,你不能再喝了,不是我舍不得水,是你的肚子受不了,水太凉,喝多了伤肚子。”老妇给善意的提醒,因为自己的孩子有过这样的经历。水是儿子流着汗水从沟底担上来的,虽然辛苦,但来客喝一口,不能拒而不给。虽然穷,但对客人热情的礼数,还是有的。看见还是个年轻人,跟自己的孩子差不多,以母爱的心理,关心起面前这个娃。
胡督察这时才仔细的观察了这个乡下老妇,花白的头发,满脸的皱纹,穿的衣服,也是前后补了两个大补丁,两个膝盖上补着与裤子不同颜色的布片,显得十分刺眼。院子用枣刺枝,栽成的篱笆墙,靠山打的窑洞,高崖上的土缝,张开了大嘴,随时都有掉下来的可能。老妇没让进窑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