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质封面的登记册。
“找到了!”他翻开泛黄的纸页,“1860年,阿卜杜勒·阿齐兹苏丹的中国使节团带回的礼物清单。”
我们凑过去。清单上用奥斯曼文详细记录着:
- 青花瓷盘十二件(大明宣德年制)
- 丝绸锦缎四十匹
- 鎏金佛塔一座
- 宝剑一柄(铭文:永乐御制)
“果然有记载。”阿依莎指着最后一行,“但看这里——”
她的指甲停在一段补充说明上:“此剑于1894年地震后移至地下宝库,1908年青年土耳其党革命期间曾短暂失踪,后追回。”
“所以它确实曾经被盗?”我问。
“不止一次。”阿依莎翻到下一页,“最近一次记录是三年前,警卫在珍宝馆外抓住一名试图撬锁的小偷,但没找到幕后主使。”
老张吹了声口哨:“苏莱曼?”
“或者维克托。”我皱眉,“但为什么现在突然又有人追查?”
阿依莎合上册子,声音压得更低:“因为上个月,宫里的一位老档案管理员突然去世……死前,他烧掉了部分文件。”
屋内一片寂静。窗外,远处传来游客的喧闹声,衬得这间小屋更加隐秘。
离开托普卡帕宫,我们决定再去耶莱巴坦地下水宫探探风声。昨晚的拍卖会虽然被搅乱,但黑市的交易不会停止。
地下水宫依旧阴冷昏暗,石柱间的水面映着摇曳的烛光。几个戴毡帽的男人蹲在角落抽烟,见我们进来,立刻警惕地站起身。
“找谁?”其中一个用土耳其语问。
老邻居上前,流利地用阿拉伯语混杂着土耳其语回答:“苏莱曼的朋友,谈笔生意。”
对方打量我们几眼,最终指了指水宫深处:“尽头,红色灯笼。”
我们沿着湿滑的石板路向前,最终停在一扇锈迹斑斑的铁门前。门上挂着一盏暗红色的灯笼,光影在水面上拉出诡异的倒影。
门开了。苏莱曼坐在一张矮桌后,面前摆着一套铜制咖啡壶。他抬头,鹰钩鼻在烛光下投下锋利的阴影。
“中国人。”他冷笑,“昨晚的拍卖会,你们搅了我的生意。”
“我们只是买家。”我平静地说。
“买家?”他眯起眼,“那为什么维克托的人追着你们跑?”
老邻居上前一步:“我们听说,你手里有把中国剑。”
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