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刚给戈壁镀上金边,艾力的旧卡车就颠簸着开出了市区。车厢里塞满了铁锹、帆布水袋和古丽妈妈烙的馕饼,引擎盖“嗒嗒”响得像在打鼓。老张抱着那箱手稿和烟嘴,每隔五分钟就掀开帆布看一眼,活像护崽的老母鸡。古丽趴在车窗上数骆驼刺,突然指着远处土黄色的丘陵喊:“看!那就是土墩子烽燧!”
烽燧遗址像块被啃过的馒头,歪歪扭扭立在沙地上。夯土 walls 裂开无数道缝,缝里长着干枯的红柳。艾力把车停在百米外:“再往前车就陷沙子里了。”老张第一个跳下车,铁锹往地上一戳:“开工!按残页说的,找烽燧基座下的藏物点。”
老邻居却蹲在遗址边缘,捡起块带绳纹的陶片:“等等,这烽燧是唐代夯筑的,清代人要藏东西,最可能选在...”他突然指向烽燧西北角,那里有个被流沙半掩的凹坑,“看,夯土层颜色不一样,像是后挖的修补痕迹!”
我们四人立刻围过去。老张挥起铁锹就挖,沙砾“哗啦啦”往下掉。挖了不到三尺深,铁锹突然碰到硬物。我扒开浮沙,露出块青石板,边角刻着模糊的箭头——跟残页上的简笔画一模一样!古丽兴奋得拍手:“就是这儿!”
老邻居让我们住手,自己戴上手套摸索石板缝隙。突然他手指一用力,石板竟“吱呀”转开,露出个黑黢黢的洞。一股霉味混着土腥气扑面而来,老张打开头灯往下照,光柱里飘着细尘——洞底果然有个铁盒,锈得跟地皮焊在了一起。
“我来!”老张把铁锹插进盒缝,憋足劲一撬。“哐当”一声,盒盖崩开,里面掉出几卷用油布裹着的纸卷。老邻居抢在最前,小心翼翼展开一卷——是泛黄的账本,上面用蝇头小楷记着:“乾隆三十六年五月,屯田兵丁李三,借种子粮三斗,实发一斗五升,余归张巡检...”
“果然是贪腐证据!”我倒抽冷气。另一卷是张巡检的密信,提到“纪学士欲上奏,已遣人截其奏章”。最底下的油布包着更惊人——竟是纪晓岚未寄出的奏折草稿,墨迹被盐水泡得晕开,仍能看清“屯田舞弊,民不堪命”等字。
“好家伙!”老张一拳砸在沙地上,“原来纪晓岚是因为要揭发贪腐才被贬的!卢见曾案只是幌子!”古丽捧着奏折草稿,手指微微发抖:“我爷爷说的‘帮百姓说话’,就是这个意思...”
老邻居刚要把证据重新包好,艾力突然举手做了个噤声手势:“不对劲,有车声!”我们立刻趴在沙地上,只见两辆越野车卷起烟尘冲来,车门一开,买买提江跳下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