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用的药丸子吗?烂成了渣找谁说理去?”
想到这里,我也没有了丝毫不想卖的情绪,赶紧给周先生说,“既然周先生那么喜欢,我也不能不给您这个面子,你从美国回来一趟不容易,我肯定不能让您空手回去啊。不过加钱再涨点吧!毕竟我们这种东西的确是好东西,已经是不可再生资源,你买了以后肯定可以再升值让你大赚一笔!”
周先生看来真是有钱人,他爽朗地说,“再加两千美金啦,给你们两万美金好了!”
等我们成交了,周先生还得意洋洋地告诉我,“吴先生,感谢你的成人之美啊。你是不知道啊,我们的安宫牛黄丸在美国可是很有影响力的。据说大清乾隆五十八年,京城突发大规模瘟疫,英国访华使团成员在途中感染疫病,相继出现高热、神昏、谵语等危重症状。太医束手无策之际,温病学家吴鞠通临危受命,将特制药丸分次喂予患者。这种以牛黄、麝香等珍稀药材制成的药丸服用后,患者竟奇迹般退热苏醒,最终完全康复,而这一药方,正是后世所称的安宫牛黄丸。”
我心想,“简直是胡说八道,如果大清朝真有这厉害玩意,怎么会挨打受气一百多年呢。人家英国访华使团的回忆录也没提到一点。这个周先生难道是冒牌的美国人?”
不过,我转念一想,“管他真的假的,只要给我的钱是真的,我就不管人的真假了。”
我还想提醒一下周先生慎重使用这些老的安宫牛黄丸,不要误信“存放越久药效越好”,擅自加大剂量,反而导致汞、砷析出浓度异常,毒性增强,万一中毒就麻烦了。何况现在合法生产的安宫牛黄丸已替换犀角并控制朱砂用量,安全性显着提升,治病还是用新药为好。
但我心里又想,周先生出生于医药世家,还用得着我提醒吗?况且看他这样热衷于老的安宫牛黄丸,我在这个时候说些人家不爱听的,万一生气不买我的药丸子了呢?这些药丸子砸到手里我可损失大了。
不过,我还是有理有据地给他讲道了一些英国访华使团的客观情况。我对他说,乾隆时期英国访华对中国最多的还是负面观察,马戛尔尼使团成员观察到中国百姓普遍“面黄肌瘦”,民众为争夺食物残渣发生争斗,市集上普遍存在衣衫褴褛的乞丐。使团随行农学家记载华北农田“缺乏轮作技术”,肥料使用停留在人畜粪便阶段,与英国当时已经出现的集约化农业形成对比。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甚至英国使节发现,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