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刚过,我攥着房本蹲在胡同口青石墩子上,那两间临街倒座房墙皮剥落得跟老太太的牙似的,可在我眼里比故宫乾清宫还金贵——西头那间开窗就是公交站,挂个“聚宝斋”的匾额,准保能把过路客的钱包勾得比糖葫芦串还干净。上次捞的那一万美金,我们三个第一次合作,就平均分成了三份,没想到老邻居看上去很有城府精明过头,实际上还真是个大好人,说什么也不要,我和老张好说歹说,才勉强手下,还不住念叨,“我这无功受禄有点难为情啊兄弟几个,下次有业务我肯定要冲在前头。”
“克老板,承重墙里挖出个咸菜坛子!”老瓦匠顶着满头白灰探出头,活像刚从面缸里捞出来的灶王爷,“嚯,大明成化的!”
最近京城大拆大建工程不少,一些解放前的老房子特别是清朝时期的房子,在拆迁的时候,经常可以发现一些宝贝。这个老工人其实根本不懂什么是成化瓷器,只是最近我们这一片发现了一个珍贵的成化瓷器被传的沸沸扬扬。
前些天,在京城幽深的胡同里,岁月的痕迹斑驳陆离。一间老旧的屋子即将被拆除,工人们忙碌地穿梭其中。
当拆除工作进行到一半时,一位工人的铁镐似乎碰到了什么硬物。他好奇地停下手中动作,小心翼翼地扒开周围的碎砖烂瓦。刹那间,一抹温润的光泽映入眼帘,竟是一件瓷器。众人围拢过来,只见这件瓷器造型精巧,瓷质细腻,上面绘制的图案线条流畅,色彩淡雅又不失灵动。尽管历经岁月深埋,却依然难掩其独特韵味。
“这莫不是传说中的成化瓷器?”不知谁小声嘟囔了一句,瞬间,现场气氛变得热烈起来。要知道,明朝成化瓷器在当时便已十分珍贵,历经数百年的流转,更是价值连城。随着消息传开,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这个发现。专家们迅速赶来,经过仔细鉴定,确认这的确是一件成化年间的珍品。
这些从旧房子里重见天日的成化瓷器,仿佛带着历史的温度与记忆,它们见证了北京城的变迁,也为后人探寻那个遥远而辉煌的时代,提供了珍贵的实物线索,在时光的长河中续写着属于自己的传奇。
因为也听过这个传闻,所以我正踩着嘎吱响的破梯子给房梁绑红绸,闻言差点表演个“天女散灰”。老邻居从墙根阴影里滋溜钻出来,新配的近视眼镜反着精光,抄起罐子对着日头一照:“嘿,成化年的咸菜指定馊了,不过这底款新鲜——‘微波炉适用’刻得多讲究!”
“管它是夜壶还是腌菜缸,能忽悠人就成!”老张经过琉璃厂的历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