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同,纯属巧合。
许明远用袖子擦了擦额头的汗水,抬头看了眼阴沉沉的天空。这趟下乡收货的路比他预想的要远得多,三轮车在崎岖的山路上颠簸了整整三个小时,才到达这个几乎与世隔绝的小山村——青石坳。
"就是这里了,许老板。"带路的村民老王指了指前方一座低矮的土坯房,"老周家说是有老物件要出手,具体是啥我也不清楚。"
许明远点点头,从兜里掏出五十块钱塞给老王:"辛苦了,你先回去吧,我谈完事自己走回去。"
老王接过钱,欲言又止地看了他一眼:"许老板,这老周家...名声不太好。他家的东西,您最好多留个心眼。"
许明远不以为然地笑了笑。做古董这行十几年,什么稀奇古怪的传闻没听过?越是这种神神秘秘的地方,越容易捡到宝。去年在一个类似的村子里,他就用不到一千块钱收了一对清中期的粉彩小碗,转手卖了八万。
推开吱呀作响的木门,一股霉味混合着某种说不清的腥气扑面而来。屋内光线昏暗,一个佝偻着背的老人坐在角落的竹椅上,浑浊的眼睛直勾勾地盯着他。
"周老爷子?我是城里来的许明远,听说您有老物件要出手?"许明远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亲切些。
老人没说话,只是颤巍巍地指了指墙角一个用红布盖着的物件。许明远走过去,掀开红布,呼吸不由得一滞。
那是一面铜镜,直径约三十厘米,镜缘雕刻着繁复的缠枝花纹,中间镶嵌着一块异常光洁的镜面。最引人注目的是镜背中央镶嵌着一块暗红色的宝石,在昏暗的光线下泛着诡异的光泽。
许明远的手指刚触到镜面,一股刺骨的寒意就顺着指尖窜了上来,他下意识地缩回了手。
"这镜子..."许明远皱起眉头,"什么来历?"
老人终于开口,声音嘶哑得像砂纸摩擦:"祖上传下来的,说是民国时候的东西。具体哪年,没人记得了。"
许明远再次小心地拿起铜镜,这次他强忍着那股奇怪的寒意,仔细检查起来。镜子的工艺确实像是民国时期的,但保存得异常完好,镜面几乎没有氧化,清晰得不像百年老物。更奇怪的是,当他转动镜子时,那块红宝石会折射出不同深浅的光,仿佛有生命般脉动。
"您打算卖多少钱?"许明远问道,心跳不自觉地加快了。这镜子绝对不普通,如果真是民国的东西,保存这么完好,市场价至少五万起步。
老人伸出三根枯瘦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