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两个,吃不了那么多,不能浪费,不能浪费,这些就够了。”
我平常也喝点小酒,但最多喝个一二两,这次我也没多喝酒,老张倒是个酒量大,半瓶西风下了肚却没有很多醉意,真是个有口福之人。
有时候,一杯酒就能拉近心与心的距离,何况是三杯呢。我和老张也是越聊越投机,共同话题也越来越多,用现在时兴的话,是“三观”一致。我趁机就提出,他是驰骋于京城仓储界的专业人士,如果和我合作,一起把沉睡在仓库中的“宝贝”挖掘出来,既避免了浪费,也能发家致富,何乐而不为呢!老张也表示,京城不管是公的还是私的仓库,没有他不知道的,里面有什么东西,也知道的八九不离十,如果这行真能赚钱,有他配合绝对是如虎添翼。
我听了也是很欢喜,俗话说“人心齐,泰山移”,有这样一个人和我搭档,肯定能大发利市。
对于像这次收到的“文革瓷”、算盘之类的民俗类物件,我一般都是快流快转。
说真的,古玩行当里流转的从来不是物件,是命脉。手指尖摩挲着刚收的乾隆青花盘,釉面温润如新妇肌肤,可心里早开始掐算哪天该放它走——资金在暗处掐着脖子,三天不转手,账上利息就能把利润啃得只剩骨头渣。这行当早不是摆着茶盏谈风月的年代,如今市场比景德镇的窑火还躁,上周还抢手的道光通宝,这周可能就烂在库房当垫桌石。
老玩家总念叨"识古不穷",可眼下更要紧的是"识市"。手机屏幕闪烁的拍卖直播里,藏家们竞价的手速比外卖抢单还快,你在柜台多把玩一刻钟,国际金价可能就吞了那件鎏金器的溢价空间。柜台玻璃上倒映着同行在隔壁铺面交割的背影,他怀里那件残损的明式案几,半小时前还摆在你家库房——早半炷香出手,就能多吃三成利。
压货如同抱着定时炸弹睡觉,前年囤的民国月份牌,去年还能换辆帕拉梅拉,今年连电瓶车都换不起。更可怕的是新入行的愣头青,捧着件"元青花"当传家宝,殊不知早被做旧作坊的化学试剂腌入味,多捂一天就多蚀一天本。行里流传的验尸报告般的数据最扎心:周转率每提升10%,破产率直降27%。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真正的高手早把铺面当流水席,晨起开门迎的是过手财,暮色里送走的是明日粮。那些锁在保险柜里等升值的"尖货",多半成了给银行打工的质押物。这行如今比的是谁能在赝品潮涌来前抽身,在热钱退潮时上岸,古玩的包浆要养,生意的血管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