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突然涌入无数信息:有盘古开天时的混沌记忆,有以太海诞生时的第一缕认知波动,还有无数平行世界的演化轨迹——这些信息没有逻辑,没有顺序,却在他的意识中形成了一种“整体的理解”,就像虽然看不懂每个音符,却能听懂整首乐曲的情感。
“原来本源不是‘答案’,是‘提问’。”叶辰在通过桥梁的瞬间恍然大悟,“它不告诉我们认知的终点在哪里,只展示所有可能的方向——就像给迷路的人一张没有标注目的地的地图,却画清了所有的道路。”
本源光点的核心,是一片无边无际的白色平原,平原上散落着无数发光的种子,每个种子里都包裹着一个未诞生的世界。鸿钧、女娲、清弦、灰等人已在这里等候,他们的形态都发生了微妙的变化——鸿钧的十二品金莲多了一层透明的光晕,女娲的发丝间缠绕着金色的天道符文,清弦的光丝能直接书写本源符文。
“这些是‘未显世界’的种子。”鸿钧指向最近的一颗种子,种子里的世界正处于混沌状态,“本源之光邀请我们来,不是让我们领悟奥秘,而是让我们‘播种’——用各自的认知形态,在种子里留下属于自己的印记,让这些世界在未来的演化中,能天生具备‘共生’的可能。”
女娲轻轻触碰一颗种子,种子立刻绽放出绿色的光芒,里面的混沌中诞生了第一缕生命气息,这些生命既有遵循天道的本能,又有自主选择的意识:“我给它们留下‘生命的韧性’——无论未来遇到何种法则冲突,都能找到存续的方式。”
清弦的光丝在另一颗种子上弹奏,种子里浮现出无数音符,这些音符会根据世界的演化自动组合成不同的法则旋律:“我留下‘共鸣的基础’——即使法则体系完全不同,也能通过旋律找到共通之处。”
灰则将自己的灰色纹路拓印在一颗种子上:“我留下‘包容的空白’——就像画卷特意留出的留白,给未来的认知形态留下演化的空间。”
叶辰看着平原上越来越多被点亮的种子,突然明白本源之光的真正用意:“认知的终极不是统一,是丰富。就像这片平原,每个种子都有不同的印记,却共同组成了‘可能’的海洋。”他将认知令牌的纹路注入最后一颗种子,“我留下‘探索的勇气’——让它们永远不满足于现有的法则,永远向往更广阔的认知天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当最后一颗种子被点亮时,本源光点突然收缩,重新变回那个微弱的光点,而白色平原上的种子则化作流星,向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