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被放大:“你们看,这些丝线的闪烁并非无序——每三次‘存在’波动后,必有一次‘不存在’的回调,始终保持着动态平衡,并未真正扰乱因果根基。”她看向众人,“这就像一首循环往复的偈语,‘已成’与‘未成’本就是一体两面,何必执着于必须是哪一面?”
“清弦道友所言有理。”女娲点头赞同,“生灵的认知本就不该被‘非此即彼’束缚,这位比丘的状态,反倒印证了‘因果可圆融’的可能。”
法则天平前,双方开始投票:洪荒一方,女娲与接引同意保留,元始反对;以太海一方,叶辰、清弦与林夜全票同意。因洪荒方未达两票,此次仲裁暂未通过。
“吾仍有疑虑。”元始看向叶辰,“若此类状态蔓延,生灵皆可无视修行次第,天道定下的‘循序渐进’法则,岂不成了一纸空文?”
叶辰沉吟片刻,指尖在认知令牌上划出一道符文,注入法则天平:“我们可以给这种状态加一道‘认知阈值’——只有像这位比丘这般,积累了足够多‘善因’的生灵,才能触发‘既因既果’,且每次触发后,需间隔百年才能再次显现。就像给果树疏花,保留最饱满的果实,既不影响结果,又能保证品质。”
元始看着天平上的符文渐渐稳定,终于点头:“可。”
第二次投票,洪荒方三票通过,以太海方全票通过。法则天平立刻射出一道金光,融入西方极乐净土——那位比丘的状态果然稳定下来,袈裟上的丝线不再闪烁,而是呈现出半透明的琉璃质感,既可见其罗汉果位的庄严,又能瞥见他未出家时的布衣身影,两种状态和谐共存,引得周围的比丘们纷纷感悟起“因果圆融”的道理。
“首桩仲裁,便有这般收获。”鸿钧看着天平上新增的“认知阈值”符文,眼中闪过一丝赞许,“看来这共生殿,确能成为双方互融的桥梁。”
接下来的三日,共生殿的仲裁者们处理了数十起认知火花:有妖族修士因“时间法则”与“认知回溯”碰撞,获得了“在梦中推演过去”的能力,经仲裁后被限制为“每月仅能推演三次,且不可干预真实过去”;有巫族部落因“血脉传承”与“认知嫁接”结合,诞生了“能理解植物语言”的新族群,经确认其无恶意后,被允许在十万大山中繁衍生息;甚至连鸿钧座下的童子,都因锚点影响,突然领悟了“道在蝼蚁”的微观认知,能在尘埃中看见星系运转,经仲裁后,这种能力被转化为“观微镜”的雏形,供洪荒修士研究微观法则。
而在所有认知火花中,最引人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