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拳脚。
可随着电话里林晓瑜的话语一句句传来,从机票、住宿、餐费的细致安排,到那句“只管专心搞技术,其他的事有公司兜底”,办公室里原本紧绷的气氛渐渐松缓下来。
有人悄悄红了眼眶,想起为了拉投资,他们团队跑了大半年,去了几十家公司,不是被前台拦在门外,就是遭那些投资人冷嘲热讽。
遇到不懂行的还算好,最多是嘲笑他们的技术不值钱,甚至当众撕碎方案;碰上那不要脸的,竟想空手套白狼,把他们的核心成果占为己有。
曾经受过的委屈、听过的嘲笑,还有为了省钱啃了半年冷馒头的窘迫,在这一刻都化作了难言的滋味。
林晓瑜还有许多文件要处理,又简单交代了几句便挂断了电话。将邵永安那边的事交给郭子怡之后,又埋头忙了起来。
好在新招的秘书苏蔓第二天就正式入职了。她经验丰富,不仅手脚麻利,而且心思细腻,上手极快。有她和郭子怡从旁协助,林晓瑜处理工作的速度有了很大的提高。
说起来,鼎盛集团原本有四位股东。自从李宏盛被林晓瑜和江荣熙联手送进监狱,另外两个股东顾汉融和王有琨将手中的股权卖给林晓瑜之后,如今鼎盛除了她,只剩下另外一个股东梁康。
这位梁家少爷,虽然持有 10%的股份,但他自小就是个不学无术的纨绔,他手里的股份,原本是他父亲的,五年前不幸出车祸去世了。
梁康知道自己没什么本事,因而从来不插手公司的事,每年只拿他应得的分红。
现在整个鼎盛集团,可以说是林晓瑜说了算,再加上自从她推出骨灰房项目以及跟秦夫人签下大额订单后,早已让公司上下见识到了她精准的商业眼光和强大的执行力。
当林晓瑜提出要创办科技公司,专注于无人机项目研发时,鼎盛的高层没有一个人反对,反而都觉得这是公司拓展新领域的好机会,纷纷表示会全力支持。
新公司的创立进展非常顺利,短短十天,从选址到各项手续办理都高效推进。选址时,苏蔓筛选了十多个备选地点,林晓瑜都不大满意。
虽然邵永安的团队目前只有7个人,但后续还要招聘不少相关职位。况且她还承诺了,要为邵永安的团队建立一间实验室,地方小了,可不够用。
经过比较,林晓瑜最后直接在高新区的科技园区买下了一栋十层独栋办公楼——这里不仅毗邻高校科研区,方便后续产学研合作,周边交通和配套设施也十分完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