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出一道精光,仿佛回光返照。他喘息着,声音嘶哑却字字清晰:“母亲……王兄……可知秦军此次主事者为谁?”
“是那个李斯!”
“李斯……”魏无忌念着这个名字,嘴角竟泛起一丝冷笑,
“此人……远胜商鞅、白起。商鞅以法驱民,白起以杀镇敌,皆是术。而这李斯,竟懂得窃‘义’之名,争夺天下人心……此为‘道’争。其心……可畏!”
一阵剧烈的咳嗽让他几乎喘不过气来。他死死抓住太后的手,用尽全身力气说道:“儿臣……已是风中残烛,无力回天。但……魏国尚有一人,可与此獠对弈!”
“谁?”魏太后与魏王增异口同声地急切问道。
“孔……孔斌!”
孔斌,孔子后人,鲁国大儒。因鲁为楚灭,流落至大梁。
不一会儿,一身素色儒袍、气质温雅的孔斌被请入王宫。面对惊惶失措的魏王与满朝文武,他只是平静地行了一礼,不卑不亢。
“孔先生,”魏王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秦军号称‘义兵’,寡人该如何应对?”
孔斌并未立刻回答,反而反问道:“大王可知,秦此番伐魏,最利之器非兵甲,最险之刃非强弩,而是何物?”
满朝公卿面面相觑,龙阳君若有所思,却终究不敢断言。
孔斌目光扫过众人,一字一顿地说道:“是一个‘义’字!”
“李斯以‘义’为矛,欲攻破我大魏民心之防线。此战,若只在沙场争胜负,我军未战已输一半。欲破秦军,必先破其伪‘义’!”
魏王精神一振,急道:“先生有何良策?”
孔斌胸有成竹,朗声道:“臣有二策,内外并举,可安大魏,可退强秦!”
“快快讲来!”
“一策,合纵连横,以势制势!”孔斌声音不大,却振聋发聩,
“李斯之‘义’,看似仁德,实则为秦国吞并天下张目。此等‘霸道之伪义’,非独我大魏之危,更是韩、赵、楚、齐、燕共同之大敌!
大王当立刻派出使者,晓以利害,告之诸国:今日秦能以‘义’伐魏,明日便能以‘义’吞韩灭赵!唇亡齿寒,唯有合纵,方能自保!”
“另一策,固本安民,以仁对义!”孔斌的语调陡然拔高,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此乃对阵李斯之根本!李斯以伪‘义’取我民心,我等便以真‘仁’固我民心!”
他向前一步,声音传遍大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