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这……这不正是墨家守城的真实写照吗?
邓陵翟浑身一僵,下意识地看向师兄。邓陵子面沉如水,心中却掀起了滔天巨浪。他猛地意识到一个可怕的事实。
李斯只是在陈述一个他听来的“故事”,一个他认为能够体现“人性之善”的例子!
可这个例子,却精准无比地戳中了墨家“兼爱非攻”的要害!
李斯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一种奇异的感染力:“看到了吗?无论是敌人的半块干饼,还是逃户的两个粟米团,亦或是那些不知名的守城义士,这,便是‘恻隐之心’,是人之为人的根本!
他一字一顿,仿佛洪钟大吕:
“孟子言‘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此言不虚!只是饥饿、恐惧、杀戮,像厚厚的尘埃,蒙蔽了它!
我军正处要做的第一件事,不是去凭空创造什么‘义’,而是伸出手,帮我们的袍泽,擦去心头那层尘埃,让他们记起,自己首先是个人,一个有‘恻隐之心’的人!”
“轰!”
邓陵子只觉得脑中一片轰鸣。他终于明白相里岳为何追随李斯了!此人不是在学习墨家,更不是在利用墨家,他是在用一种更宏大、更底层的逻辑,将天下所有关于“善”的学说,都囊括进自己的理论体系里!
墨家的“兼爱”,在这套体系中,只是“恻隐之心”的一种表现形式!
昌文君脸上的冷笑早已凝固,取而代之的是一脸的凝重。他安插的亲信,本想记录李斯空谈误国,此刻笔尖却在“义纸”上微微颤抖,不知该如何下笔。
“叩问了本心,然后呢?恻隐之心能让我们封妻荫子吗?能让我们建功立业吗?”李斯的问题直白而现实。
“能!”他斩钉截铁地回答,声音陡然拔高!
“诸位,我们正在做一件什么事?是终结这数百年的乱世!是为子孙后代,开创一个再无征战的太平盛世!这是何等宏大的功业!”
他话锋一转,变得极具煽动性:“而这宏大的功业,就落在你们每一个人的肩上,化作实实在在的封赏!”
他走到木板前,用铅白写下两行大字:
“武功:斩首、破阵、拔城!”
“义功:安民、化降、输诚!”
“以往,大秦只有‘武功’!今日,我李斯,为大秦,为诸位,开辟第二条通天大道——‘义功’!”
“何为义功?你劝降一座城池,使其免遭兵祸,此为大功!你安抚一地流民,使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