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片削平的木板做闸门,闸门两侧凿了孔,用细麻绳穿过,连接到一根可以转动的横杆上。结构虽简陋,却将核心原理展示得一清二楚。
李斯垂着头,用一种谦卑而又努力咬字清晰的语调说道:“赵伯……此物,小子称之为‘分水木闸’。一……个笨办法,或许……能让大家……不再争吵,好好种地。”
“分水木闸?”赵平的目光终于从李斯身上,转移到了这个模型上。
他伸出粗糙有力的大手,接过模型。凭借他早年随军参与修建军用壁垒和沟渠的经验,只看了一眼,便瞬间理解了这东西的精妙之处:在水渠上设置可以升降调节的闸门,通过控制闸门开合的大小和时间,便能精准地控制水流大小和方向。理论上,确实能够实现按需、按时、按亩分配水源。
他眼中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诧异。这东西结构简单,取材方便,制作成本极低,却恰恰抓住了问题的核心!
他抬起头,目光再次如利剑般落在李斯身上,审视的意味更浓了:“这个东西,真是你想出来的?”
一直沉默得像个影子的李斯,此刻迎着赵平锐利的目光,再次微微点头。
赵平心中快速盘算着。他是拥有爵位的秦国基层官吏,维护秦律、保证辖区稳定是他的天职。阿武那些人的蛮横行径,他并非不知,只是考虑到宗族势力和避免激化矛盾,一直没有强硬处理。但这绝不代表他认同这种混乱的弱肉强食。残酷的战争经历让他比任何人都厌恶混乱和失序。如果这个“分水木闸”真能建立起一种新的、更公平也更稳定的用水秩序,那无疑是有利于他自身管理和考评的好事。
李斯敏锐地捕捉到赵平眼神中那一闪而过的意动。他知道,自己这次运用后世企业管理思维进行的“价值输出”初步起效了。对付赵平这样的人,必须站在他的立场,用他能理解和接受的语言——秩序、稳定、效率、律法——来包装自己的方案。公平固然重要,但对于一个从尸山血海中走出来的秦国爵吏而言,“可控的秩序”远比空泛的“道德”更有说服力。
这就是李斯基于前世商业底层逻辑的谋划:识别关键人物,分析其核心需求与痛点,提供精准的价值主张,并以对方最容易接受的方式呈现。他将自己定位为“解决方案提供商”,通过持续输出价值,与赵平这样的权力节点建立连接,逐步积累信任和资源。
过了好一会儿,赵平将模型轻轻放在一旁的石磨上,沉声说道:
“这个‘分水木闸’,想法确实精妙。但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