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将腰下剑,直为折楼兰。’着实不错,老夫虽不是军旅中人,但也感到了那分豪迈,就是不知‘玉鞍’为何物?那独特的字体,说是一代宗师也不为过呐,待会我要和你私下切磋讨教一番。”
袁熙连道不敢,微微汗颜,关于那个玉鞍,汉代是中国骑兵发展的黄金期,虽然有了马鞍的雏形,但还没有马鞍这个说法,直到晋代才有马鞍的记载。
席间,众人先是回忆了一番京中旧事,说着一些没有营养的事情。
袁熙也没在意,偶尔抬头却看到了端庄秀丽的蔡琰,见她举止间大方得体,而且有典雅的风韵。果然是和自家高月齐名的才女啊,不过八年前离开了洛阳。
袁熙此时也是少年吧,正是青春萌动之时,见到气质出尘的蔡琰,自然荷尔蒙分泌,想要一亲芳泽。
这蔡琰果真是才貌双全呢,将来嫁给卫仲道岂不可惜,如果说高月是朵,艳冠群芳的牡丹的话,那散发淡淡书卷气的蔡琰,就是出水的芙蓉,两女也算是各有千秋吧,既然高月被自己从卫仲道那里截胡,蔡琰要不要也来一次呢。
那边袁绍劝说蔡邕道:“董卓倒行逆施,暴行累累,分明是没有人臣之心的豺狼,先生您要进京,就是送入狼口啊,如果先生愿意,可随我到河北,定保先生周全。”
蔡邕摇摇头拒绝道:“起初我是有些畏惧的,董卓出言胁迫,而后一想,当真是他此番暴行,那陛下和汉室社稷岂不更是危险,我虽不能像本初你们,领兵肃清奸佞,但也该回到新皇身边,以护陛下周全,为此邕万死不辞。”
袁绍、淳于琼再劝了阵,见他态度坚决只好作罢。
最后宴席弄得有些不欢而散,因为蔡邕选择了忠君,但是在袁绍看来,那就是投靠了董卓,这就是政治立场不同。
随后在蔡邕的邀请下,袁熙跟着他们父女,来到蔡邕在陈留的旧宅,跟他切磋了一下文墨,当然也是为了蔡琰。
蔡邕旧宅多年未住,但陈留一些士族权贵,敬重蔡邕他的才学人品,一直帮修护打理,所以还可住宿。
蔡邕在仆人打扫完房间后,就拉着袁熙切磋交流,道也不摆架子。
蔡邕对他的新字体颇感兴趣,这时候通用的字体是隶书,也就是汉隶。
相对于秦篆来说,在实用性和艺术性来说,袁熙字体是大大的创新和提高,所以蔡邕对袁熙很有好感。
但是汉隶也有其局限性,像这时候印刷术尚未普及,多数书籍和文书都要手抄,而隶书在于抄书方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