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妙少不得问他怕什么。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大饼便老实道:“怕被退回去——虽是在衙门里头做了小两年学徒,我除却剁馅、洗菜切菜、烧火、包馒头,其余东西都不怎么会,只自己摸索着学了和面、揉面,却也只能做小案,案台一大,就把不住了……”
“我其实很能做活,也能吃苦,小娘子只管用我,有什么事,全叫我跑腿,叫我做,我就算不吃不喝,也会干好的!”
又道:“小娘子想必知道我先前那师傅……已经不在衙门做活了,而今换了几个新公厨进来,各自带了学徒,只叫我做些洒扫洗切事情,原就学不到东西,眼下更学不到了。”
“听得韩公子来找我,又是给宋娘子打下手,我差点子乐得跳起来!娘子人好,教人又是真教——我实不想一辈子洗菜切菜,总不能总叫伯父、伯娘养吧……”
宋妙同他闲聊几句,才晓得此人大概行状。
大饼姓刘,原本大名就唤作刘饼,因说他出生那年家乡水涝,洪水泛滥,涨到人高,其母为了活命,抱着大肚子爬到高处,食水吃尽了,水还未退去,肚子却发动起来。
她饿了半天,全无力气生产,最后是亏了个一道躲水的老妪从嘴里省了半张大饼过来喂吃了,才把儿子生下来。
刘饼因此得名。
后来刘家又得了一儿一女,刘饼弟弟没养住,妹妹虽养住了,亲娘却得病死了。
眼见家中一穷二白,锅要见底,新粮还没下来,刘父一咬牙,把女儿送给了县中妹妹家,儿子大点,已经满了六岁,于是让人帮着写了封信,托人带去京中找了自己长兄。
刘杂役日子虽也不好过,但到底自己侄儿,还是收了下来,先请人帮着改了个名字,大名做“刘并”,再又托人安排进州衙后厨做学徒,只盼能学个手艺,不求将来撑门立户,能养活自己也顶不容易了。
但谁知运气就是这么不好。
原本跟的师傅不教东西就算了,熬着熬着,熬个几年,偷师也能偷到些,手脚熟练了,出去总能找个茶楼酒肆的慢慢再学。
但遭不住几个公厨被廖当家的使人收买,最后丢了活,倒叫大饼成了前朝的“官”,不受人待见,结果留也不是,走也不是。
“你做事很麻利,学东西也快,人还肯学,将来必定很有出息。”宋妙夸他道。
大饼闻言,喜得抓耳挠腮,道:“多谢娘子看得起我!要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