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娘子一个人如何忙得过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又道:“可惜我手笨,连糯米饭、烧麦这样的吃食,做了这许久,还是按着娘子给的方子、做法,做出来东西人仍旧不对味,不然早能帮更多手。”
宋妙笑道:“火大火小,佐料先放后放,总有许多习惯是一人不同一人,出来的味道自然也各有不同,若是那样容易做得一样,岂不是大街小巷,都是我这宋记味道的糯米饭、烧麦了?届时谁人还来等着我的买?”
一时程二娘也笑,顾不得去看火,忙先又几下把吹向宋妙的油烟扇走。
宋妙便道:“此处风口,油烟一大,迎风就容易吹脸,后院厨房会好些——毕竟这原本只是早上煮粉、煮面的灶台,暂时一用,到底不如正经大厨房趁手。”
又道:“听得说有人做了水流扇出来,若是咱们也有那东西,后院厨房本就有窗,对着一吹,说不准油烟能少许多。”
两人说话间,那酸笋已经炒得极透。
宋妙又等了等,才把炸好滤干的油豆腐泡随手几刀切剁几下,下进锅里炒匀,挑出鱼骨,倒入鱼肉、鱼汤,又添一颗黄白菜同煮。
等酸笋味道煮透进了鱼汤、鱼肉当中,黄白菜也煮软了,撒一把小香芹段,酸香十足的焖鱼直接一锅出。
因这一锅甚大,拿碗装了也不好夹菜,宋妙干脆在木桌上垫了个铁架子,连锅端了过去。
等开饭的时候,桌上就摆了豪横的一口大锅,里头几乎装得满满当当的,说是焖鱼,其实汤汁很多,已经接近半焖半汤,简直香得难以形容。
韩砺做了半天桌子椅子,肚子里早已空荡荡,见得这一锅,胃里险些就要叫。
小莲这个盛饭的,也不知是见他高大,还是见他是客,或是看那“莲”字椅子的面子,给他装了几乎要冒出来的一碗饭。
今次的米是珍珠米,米油、米脂香都很足。
那鱼肉块有两种,一种带骨,全是肚腹处的长骨,用筷子轻轻一滑就拨弄下来了,一种不带骨,完全是纯鱼肉,吃起来根本不用怕刺。
不管是哪一种,都已经完全煮进了酸辣的滋味。
比起那天的螺蛳粉,今日这酸笋鱼的酸和辣都更柔和了些,寻常人吃酸笋,只觉得酸,时常那发酵味过了头,还会让人觉得臭,但其实那酸味后头是有笋的鲜味、甜味做支撑的,
此时两者同煮,鱼鲜味被那酸辣给提到了顶,又同酸笋的笋甜、笋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