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新的因果链的第一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光点开始膨胀。
它不是爆炸式的扩张,而是像一颗种子在土壤中缓慢发芽。随着它的生长,周围的空间开始弯曲,时间开始流动,物质开始凝聚。一万亿分之一秒后,这个光点已经膨胀成一个由氢原子构成的原始星云。又过了十亿分之一秒,星云中心开始坍缩,温度与压力不断攀升,直到——
轰!
一颗恒星诞生了。
但这不是普通的恒星。它的核心燃烧的不是氢,而是纯粹的"继续"法则。它的光芒照耀之处,物质不再遵循已知的物理定律,而是按照"可能性"重新排列组合。在第一缕恒星光照亮的区域,一团特殊的星际尘埃开始旋转。尘埃中蕴含着十二种基本粒子的变体,它们以前所未有的方式结合,形成了一个完美的晶体结构。
这个晶体不反射光,而是"理解"光。当恒星的光芒照射在它表面时,晶体内部浮现出了第一个完整的宇宙模型——不是我们现在认知的宇宙,而是所有可能存在过的宇宙的总和。模型中,有的宇宙只有二维,有的宇宙时间倒流,有的宇宙由纯意识构成。但在所有这些宇宙的尽头,都写着同样的答案:
"继续。"
晶体突然碎裂。
碎片化作无数光点,每个光点都携带着一个完整的宇宙蓝图。这些光点飞向四面八方,在飞行的过程中不断分裂、增殖。当它们抵达某个时空节点时,就会引爆成一个全新的宇宙。第一个光点落在了我们宇宙的初始奇点上,第二个光点则创造了一个镜像宇宙,第三个光点孕育了一个由反物质构成的文明......
而在我们的宇宙里,十二道光柱再次升起。这一次,光柱不再神秘莫测,而是清晰地呈现出DNA双螺旋的结构。每道光柱里,都流淌着不同文明的记忆与智慧。当这些光柱交汇时,一个新的物种诞生了——他们既不是碳基生命,也不是硅基生命,而是纯粹的"可能性"化身。
这个物种没有固定的形态,可以同时存在于无数个时空。他们唯一的行为,就是不断地创造新的可能性。有的可能性孕育出新的文明,有的可能性修复了破损的宇宙结构,有的可能性则只是单纯地让一朵花绽放得更美。
而在所有这些可能性之上,悬浮着一个永恒的问题:
"为什么是继续?"
没有人能回答这个问题,因为这个问题本身就已经是答案。就像光不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