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呢,得赶紧扒出来!"
那些早已蒙尘、被压在箱底或糊了墙的高中、初中课本,被小心翼翼地翻找出来,如获至宝;无数双眼睛重新燃起了对知识、对未来炽热的渴望。
报名、领取准考证、打听复习资料……空气里弥漫着一种混合着焦虑、兴奋和破釜沉舟的硝烟味。
满宝和陆云,无疑是这场风暴中准备最充分、心态也最沉稳的两个。
他们站在自家小院的歪脖子树下,看着邻居们扛着梯子翻箱倒柜找书。满宝从棉袄口袋里摸出张油纸包,里面是郑业连夜抄来的重点题,纸边都被摸得起毛了:"阿云哥哥,这是郑老师新给我的,说是重点,有大概率考,你看看。”
陆云接过纸条,指尖触到她掌心的温度,那温度透过油纸传来,让他想起三天前满宝在煤油灯下给他讲历史题,鼻尖沾着墨水。
他抬头看她,晨光里她睫毛上凝着霜,像落了层细雪:"好,我等会儿就做。你呢?上次说的地理图册还缺吗?"
"不缺了。"满宝摇摇头,辫子上的红头绳扫过冻硬的白菜叶,发出"沙沙"响,"还有,我昨晚上把英语九百句做成了卡片,这样方便随身携带,先分你一半,背完了我们换着看。"
她从书包里掏出个布袋子,里面是用旧日历纸裁成的卡片,正反都写着单词,绳子是从废电线里拆出的铜丝。
两人在按部就班的学习,而杨家的小院和陆家的堂屋,则成了他们临时的“备考指挥部”。
杨秀秀使出了浑身解数,变着花样给满宝补充营养,每天雷打不动一碗卧了荷包蛋的糖水,夜里温在灶上的小米粥也总是恰到好处。她走路都踮着脚尖,生怕打扰了孙女看书。
陆大勺更是拿出了看家本领,国营饭店的好食材轮番往家带,炖汤、红烧、清蒸,保证儿子顿顿有油水,脑子转得快。
沈爱国也难得地安静下来,连走路都放轻了脚步,黑市上的事尽量在外面解决,绝不给妹妹添乱。
两家人的心,前所未有的紧紧拧在一起,目标只有一个:送两个孩子鲤鱼跃龙门!
十二月的寒风凛冽,高考的日子终于到来。
宁县一中的考场外,人山人海。
送考的家长、忐忑的考生、维持秩序的工作人员……空气仿佛都凝固了,紧张得能拧出水来。
杨秀秀和陆大勺挤在人群最前面,裹着厚厚的棉袄,搓着手,不停地踮脚张望,眼神里是掩饰不住的担忧和期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