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馅了!”
从那以后,杨秀秀的“糊火柴盒”工作流程可就彻底变了。
她每天还是会像往常一样,亲手认认真真地糊制一批空火柴盒,同时,她会特意挑选几个糊得最完美的空盒,在一个选定的完美空盒里,放入当天选定的食物,然后仔仔细细地封好口。
而满宝呢,每天起来之后,就会乖乖地拿起这个“特殊”的火柴盒,发动自己葫芦空间的神奇能力,一口气复制到当日的上限。
等满宝复制完了,杨秀秀就开始忙活起来了。她需要打开这堆积如山的、装着奶糖的火柴盒,然后取出里面的奶糖,再把那空盒子重新封好。这些空盒子交到火柴厂的时候呀,因为本身糊得极好,根本就看不出有被打开过的痕迹。
就这样,一人操作“复制”,一人负责“取货”和最后整理封口,祖孙俩配合得天衣无缝,轻轻松松地就“产出”了需要好几个熟练工才能完成的火柴盒数量,而且质量上乘。这效率,岂是纯手工糊盒子能比的?
更重要的是,通过这办法,她们还额外收获了价值不菲的大白兔奶糖或者其他食物!这些东西,除了留一小部分给满宝解馋,偶尔也会拿出一点做人情之外,绝大部分则成了新的“货源”。
在熟悉了宁县的环境后,杨秀秀就开始悄悄地留意起周围的人和事了,通过平日里的观察和小心地打听,她接触到了一个叫辉子的本地小伙。
辉子是宁县本地的,家就在城南的棚户区里头。这小伙子二十出头的年纪,长得精瘦精瘦的,那一双眼睛却透着商人的精明和市井的圆滑。他家的条件不好,兄弟姐妹好几个,一家人挤在不大的屋子里,穷得叮当响。
但他脑子活络,胆子也大,舍得跑腿钻营,专门在城郊结合部和一些厂矿家属区做些“小买卖”,倒腾点紧俏物资,也能勉强维持家里的生计。
杨秀秀看中了他的机灵和本地人身份。在最开始几次试探性的交易后,双方建立了初步信任。杨秀秀就明确告诉辉子,她有个“亲戚”在食品厂,能偶尔弄到点计划外的东西,量不大,但稳定。
辉子正愁没稳定货源,自然求之不得。当下就拍着胸脯保证,一定会按照规矩办事,绝对不会给杨秀秀找麻烦,这生意就算是这么定下来了。
于是,每天“糊火柴盒”得来的那二十多斤大白兔奶糖,就成了杨秀秀和辉子之间的“大宗交易”。强子按照略低于黑市但高于供销社的价格,用现金收购这些奶糖,然后再转手散卖出去,从中赚个差价,这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