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图谱,又落在艾丽娅发梢的银粉上——那是离星人特有的生理特征,在地球的灯光下泛着冷光。“你们要改的不只是植物基因,”他推了推眼镜,声音里带着一贯的冷静,“是在给整个生态系统装不定时炸弹。”
“但运输船的环境参数已经变了。”林峰把全息投影调到最大,“如果植物在运输途中死亡,我们带不走足够的氧气和食物。
小行星撞击后,地球大气层会被掀翻70%,剩下的30%里全是硫化物——“
“我知道。”阿明打断他,喉结动了动。
数据中心的空调发出嗡鸣,吹得桌上的论文页页翻飞,其中一张飘到林峰脚边,标题是《碳硅基因融合的排异概率模型》,页边密密麻麻的批注里,“风险93.7%”被红笔圈了三次。
艾丽娅蹲下身捡起那张纸,指尖的电流让纸张轻轻震颤:“离星有过类似案例。”她的声音很轻,却像敲在玻璃上的石子,“三百年前,我们用硅基藻类改造火星卫星的大气。
初期排异率89%,但通过动态数据模型实时调整,最终存活率达到91%。“她把纸递还给阿明,”我们需要你的模型,不是用来否定,是用来控制风险。“
阿明的手指摩挲着纸边的褶皱。
窗外的阳光斜照进来,在他镜片上投下光斑,遮住了眼底的情绪。
林峰听见自己心跳的声音,比培养舱的警报还响。
“给我两小时。”阿明突然起身,白大褂下摆扫过地板,“我需要调取离星的藻类改造数据,还有地球运输船的环境模拟参数。”他抓起桌上的移动硬盘,经过艾丽娅身边时顿了顿,“如果排异率超过50%,必须终止实验。”
林峰和艾丽娅对视一眼。
艾丽娅的触须轻轻扬起,这是离星人表示“同意”的小动作。
基因编辑实验室的灯通宵亮着。
阿明的全息屏与艾丽娅的硅基终端相连,数据流在两人之间织成淡紫色的网。
林峰站在操作台前,镊子夹着的基因片段在培养皿里泛着幽蓝的光——那是从离星硅基植物中提取的耐热基因。
“插入位置偏移0.03微米。”阿明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根据模型,这个位置的排异概率会增加2.1%。”
林峰的手稳了稳。
他记得阿明从前做实验时,连移液枪的角度都要精确到0.5度,此刻这种近乎苛刻的严谨,倒成了最可靠的保障。
“换成β-螺旋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