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舱已预热至800摄氏度,符合实验要求。”
林峰深吸一口气,将一株实验植物小心夹进耐高温培养皿。
艾丽娅的触须悬在操作上方,随时准备调整离星特有的磁场稳定装置——那是防止硅基成分在高温下汽化的关键。
李博士的手指在光谱仪上翻飞,陈研究员则守着基因测序仪,连呼吸都放轻了。
“开始。”林峰按下启动键。
模拟舱的玻璃逐渐蒙上白雾,温度表的指针疯狂跳动。
光谱仪的屏幕上,绿色曲线代表碳基化学键,蓝色曲线代表硅基,两条线在800度时先是剧烈震颤,接着竟慢慢交缠,形成新的紫色波峰。
“键能叠加了!”李博士的声音拔高,金属箱的搭扣被他拍得哐当响,“硅氧键的稳定性弥补了碳碳键的断裂速率,这根本不是简单的融合,是......是协同进化!”
陈研究员的手指在测序仪上停住,镜片后的眼睛突然瞪得滚圆:“基因序列......在高温下启动了自修复机制!
第17号外显子原本是沉默的,现在竟然开始转录,这是地球基因库从没记录过的......“
林峰的后颈又渗出冷汗,和昨夜面对李将军时的紧张不同,这次是狂喜带来的战栗。
他看向艾丽娅,发现她的触须正以离星人的“喜悦频率”轻颤——那是只有他能看懂的信号。
接下来的三周像被按了快进键。
他们测完800度换1200度,做完强辐射测试又模拟真空环境,甚至用小行星带常见的宇宙尘埃进行撞击实验。
李博士的白大褂换了三件,每件都沾着不同颜色的试剂;陈研究员的咖啡杯永远搁在测序仪旁,杯底的褐色痕迹比实验数据还厚;艾丽娅的触须因为长期操作磁场装置泛着淡粉,那是离星人过度使用能力的标志,却被她笑着说成“地球紫外线的馈赠”。
当最后一份基因稳定性报告生成时,实验室的智能系统正播报着“实验周期:21天14小时”。
林峰揉了揉发涩的眼睛,看见艾丽娅正把所有数据拖进加密文件夹,触须尖还沾着测序仪的试剂——她总说“离星科学家的标记,比任何签名都可靠”。
“给阿明的报告需要加粗哪部分?”艾丽娅抬头问,复眼里映着数据板的蓝光。
“所有异常值的排除过程。”林峰指着“基因自修复”那页,“他最在意不可预测的变异,得让他看见每一个碱基对的变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