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仪......"她的目光扫过林峰和艾丽娅,停顿半秒,"需要我去买咖啡吗?这次要浓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不用。"艾丽娅突然笑了,光纹重新泛起温暖的橙,"离星人不需要咖啡因,但我可以给大家调硅晶能量剂——甜的,像地球的蜂蜜。"她转向阿明,光纹在他电脑上投下个星环形状的光斑,"你的算法需要加入硅基微生物的代谢曲线,我让赛伦的助理把数据传过来。"
会议桌在二十分钟内坐满了人。
赵教授推了推老花镜,指节敲着桌面:"增加实验舱可以,但人手不够。
我建议实行24小时轮班,白班侧重培育,夜班专攻基因编辑——"
"不行。"李博士打断他,手里的培养皿在灯光下泛着幽蓝,"植物细胞的分裂周期受光照影响,强行轮班可能导致基因链断裂。
我建议优化CRISPR系统,把编辑效率从85%提到92%。"
陈研究员翻出一沓实验记录:"上周的拟南芥样本显示,加入离星的硅晶微尘能让叶绿体活性提升30%。
如果能稳定这个参数......"
"我来处理参数稳定。"阿明头也不抬,手指在键盘上敲出残影,"'天网'已经比对了十万组数据,现在需要艾丽娅提供硅晶微尘的分子结构图谱——"
"已经传了。"艾丽娅的终端亮起,淡紫色光流涌入阿明的电脑,"注意第17号肽链的折叠方式,那是离星植物在极端温度下的生存密钥。"
林峰坐在会议桌尽头,听着这些声音在耳边交织。
他的目光扫过墙上的倒计时——原本是"365天",现在被红色记号笔改成了"40天"。
不知谁把之前那张双螺旋移民舱的设计图贴在了倒计时旁边,艾丽娅的光纹还留在"星环双螺旋"几个字上,像道未干的星光。
"就这么定。"林峰突然开口。
所有人的目光转过来,他能感觉到自己心跳如擂鼓,但声音稳得像块压舱石,"赵教授负责实验舱扩容,今晚十点前把备用舱的通风系统调试好;李博士和陈研究员专攻硅晶微尘与叶绿体的融合,阿明用'天网'实时监控数据波动;钱敏协调所有环节,每四小时同步一次进度。"他看向艾丽娅,光纹在她眼底跳动,"你和我负责最后一步——把融合后的植物样本种进东非荒漠带。"
接下来的七天像被按下了快进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