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的光泽,额间的生物芯片流转着与艾丽娅相似的光纹。
“运输时偏移了0.3度。”他举起手里的仪器,“接口需要重新校准,否则星穗的神经连接有17%的概率触发自毁程序。”
林峰的后颈瞬间绷紧。
三天前艾丽娅躺在操作台上时,硅晶片裂开的细缝里渗出的淡金色液体,此刻还在他的梦里发烫。
他弯腰捡起改锥,递给赛伦时指尖微微颤抖:“需要多久?”
“三小时。”赛伦接过工具,外骨骼关节发出轻微的声响,“但你们的二氧化碳吸收植物培育计划,必须在24小时内启动——根据地球气象局的最新数据,小行星带的引力扰动提前了。”
空气中有一瞬间的寂静。
李将军的军靴碾过一片碎玻璃,清脆的响声惊得星穗的花蕊蜷缩起来。
“老规矩。”将军掏出烟盒又放下,“科研优先,撤离计划延后。但林博士,”他转向林峰,眼底的红血丝像蛛网一样,“你们只有三天时间。”
三天。
林峰的指甲掐进掌心。
他望向艾丽娅,她身上的光纹随着星穗的颤动起伏,就像两片交叠的星轨。
“我们可以做到。”她说,声音轻柔却十分笃定,“星穗的基因库中有离星沙漠植物的抗逆性片段,结合赵教授的C4光合途径优化……”
“小艾说得对。”赵教授不知何时站到了操作台前,他摘下老花镜擦拭,镜片上还沾着搬运时蹭上的灰尘,“二十年前我在塔克拉玛干种耐碱棉,那时候哪有这宝贝?”他朝星穗点了点头,“现在有离星的技术,有阿明的人工智能算法规划路线,还有这小两口的胆量——三天时间?足够种出半亩地的幼苗了。”
笑声像涟漪一样荡漾开来。
阿明的终端突然发出蜂鸣声,他低头扫了一眼,抬头时眼睛发亮:“接口校准完成度达到87%,赛伦先生修正的参数与人工智能模型匹配了!”
林峰转身时,艾丽娅已经将星穗的叶片轻轻按在神经接口上。
银色叶尖与圆盘接触的瞬间,实验室的灯光骤然闪烁了三次——那是离星设备启动的标志。
“开始吧。”她抬头看着他,光纹里跳动着他熟悉的温度,“这次,我们不会再弄丢钥匙。”
接下来的72小时过得就像被按下了快进键。
阿明的人工智能系统将实验流程压缩了40%,机械臂按照他编写的程序精准地递来试剂;赵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