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找什么样的,你觉得谁合适就给我介绍谁吧。”
韦青其实只是试探他,并非真心要给他牵线搭桥。事实上,两人心中早已暗生情愫,只是都还不自觉,所以在相互探究。韦青起初确实存了用钱财拴住他、利用他的想法,可在与李秋水的相处过程中,她的心却不知不觉被李秋水牵住了。
李秋水不愿意用不正当手段留在省城,她便也萌生了前往乡下的想法,在考虑考公务员从政。然而对于从政具体要做些什么,她心中一片迷茫,只是单纯地希望能离李秋水更近一些,渴望深入了解并体验他的生活。
她见李秋水如此回应,便顺势推脱道:“不跟你开玩笑了。你要是留在省城,我那些同学朋友或许还能考虑。但你现在回了老家,情况就不一样了,现在没有人愿意两地分居的。如今国家大力推行乡村振兴计划,你给我讲讲你们那儿的具体情况呗。”
李秋水一听她问起这个,顿时有些犯难,毕竟自己只是一名学生,虽生于农村,却并未真正参与过农村工作,对这方面了解有限。
他略带尴尬地说道:“我毕竟还是个学生,了解得不算多。我们这儿实施了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农业结构发生了变化,不再以种植粮食为主,而是主要栽种果树。国家免除了农业税,对农村的扶持力度很大,尤其是我们这种国家级贫困县。像土地平整、果树苗的供应,还有化肥等,都是政府扶贫项目提供的。
“村里早就通了电和网络,政府还帮忙修了路,安装了自来水,建起了沼气池,还配备了冲水厕所。我妈说家里盖这房子,政府给补贴了四万块钱呢。不过现在村里养猪的人家少了,沼气池大多闲置不用了。总体来说,我们这儿的生存条件有了显着改善,但仅靠这点土地,农民想要富裕起来还是比较困难。
“如今务农的基本都是五十岁以上的老年人,遇上果树收成好的年份,一年大概能有三到五万块的收入。可要是遭遇天灾,比如苹果开花时突降大雪,花朵受冻,没法结果;或者盛夏时节下冰雹,把果实打伤,那就基本没有收成了。即便丰收了,要是市场行情不好,苹果只能贱卖,甚至滞销,收入也会大打折扣。
“总之,农村的生存条件相较于以前有了很大提升,但要让农民真正富起来,实现稳定增收,仅靠现有的土地资源是远远不够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韦青听后,继续追问道:“你刚刚提到,务农的大多是五十岁以上的老人,那其他年轻人都去哪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