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们为了报答刘浪的知遇之恩,纷纷写信给自己的亲朋好友,让别的地方的匠人都来关中,为朝廷效力。
刘浪此举,可谓是尽收天下匠人之心。
我们都知道一个国家想要真正的富强,它是离不开生产力的进步。
生产力怎么进步呢?
举个例子,直辕犁耕地,必须要一个人两头牛,一天才能耕五亩地。
如果换成曲辕犁,那就只需要一个人一头牛,每天也是耕五亩地。
这省下来的一头牛,就可以去耕更多的地。种更多的粮食。
这就是生产力的进步。
从一开始的农耕火种,到后来的直辕犁,再到现在的曲辕犁,这一切的变革都离不开工匠的改革创新。
如今天下的匠人都被关中收揽,那别的诸侯就势必会受到影响。
打铁的走了,每人打造兵器铠甲,武备松弛。没人打造锄头犁铧,农田撂荒。
石匠走了,没人开山采石,城池无法修缮。
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但这些恶果都不是一时半会能体现出来,必须有足够的时间积累,才会初步显现弊端。
听到刘浪相召,将作监的大匠们,全都争先恐后,都想上前线为刘浪出一份力,好能报答一二。
最后,还是公输述拔得头筹。
理由也很简单:因为公输家世代研究功城器械,当真是家学渊源。
早在春秋战国,别人的祖上还在搞七搞八的时候。
人家公输家的祖先公输班就已经凭借攻城器械成为楚王的座上客了。
这谁也比不了。
刘浪也认得这位公输家的嫡传,招手道:“原来是子循啊,来来来,看看我画的这张图纸,能否打制出来?”
公孙述字子循。
闻言上前查看,只见雪白的绢帛上用炭笔画着一幅三视图,上面标记了长短宽窄,等许多参数。
公输述是第一次见这样的三视图,以前也听过别大匠提起过,说大将军画的图纸,非常详尽,能让人看起来一目了然。
只是这些图纸都被那些大匠们偷偷的藏起来,秘而不宣,准备当做家族的传家宝传承下去,旁人想要求来一观,根本不可能。
“大将军,这是……?”
“子循,这是三视图(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
你看这从正前面往后看的是正视图,这从上往下看的叫俯视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