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需要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只要循规蹈矩,不犯错就可以了。”
“所以,臣才会觉得,刘公公十分的合适。”
刘敬确实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不思进取,办事保守。
可如果将他放在合适的地方上,那就不再是缺点,而是优点。
小皇帝仔细一想,也确实是这样。
只要制定好章程,让刘敬照着去做就可以了,也不用再担心其他的。
“而且臣以为,既然是从御马监调兵,那刘公公这个监正领兵出征不是更合适的吗?而且以他的身份,自然也不用担心他会生出异心来。”
还有一点陈俊没有明说,小皇帝却也明白他的意思。
如果从上到下都是御马监的人,那自然也就绕过了外朝。
届时凡是开采出来的金银,都可以直接归入她的内库之中。
再想要花钱,也不必像现在这样,事事都被掣肘。
当然,小皇帝也不是为了想要建什么酒池肉林之类奢靡的东西,只是手里有钱了,和外朝的官员们说话,底气也更足一些。
不过说了这么多,刘敬愿意不愿意,还是两码事。
那时候的人,都觉得除了大景以外,其他地方都是蛮夷之地,说不定还会吃人。
所以,哪怕就算是多给钱,也没有人愿意去。
这一下还要漂洋过海的,去倭国。
换了一般人的话,都会以为是被发配去的。
当然,如果小皇帝强令的话,他就算不情愿也得去。
可如果这样的话,心里就会难免有疙瘩在,到时候相隔这么远,指不定会出什么事。
陈俊想了想,建议道:“皇上,咱们可以建立一个轮换制度。每隔五年或者三年,就换一批人派驻倭国,就连领兵之人也一起轮换。这样不就可以了?”
“这样既能避免官兵长年累月离家在外,生出的思乡之情过甚,还能防止其在当地做大,最后尾大不掉。”
小皇帝一听,马上就同意了这个主意。
“陈伴伴,你这可真是一个好办法。无论说多少次,朕都还是想再问一次,你的脑袋到底是怎么长的,为什么能想出这么多的办法来?”
聪明人小皇帝也不是没见过,可是像陈俊这样,能作诗,能害人,馊点子一个接一个的,她倒是头一次见。
可能这真的就是不学有术,生而知之吧?
“行,陈伴伴,你去见见刘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