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敌将身着华丽战甲,原本气焰嚣张,不可一世,却在宝玉的凌厉攻势下,吓得面如土色,纷纷丢盔弃甲,狼狈逃窜。
宝玉的英勇之姿,令敌军望而生畏,胆战心惊,仿佛他就是那来自地狱的死神,收割着他们的生命。
经此一役,敌军元气大伤,丢盔弃甲,狼狈不堪,不得不退守至百里之外,短期内再无进犯之力。
然而,宝玉深知,这只是暂时的胜利,粮草匮乏的问题如同一把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时刻威胁着他们的下一步行动。
再看黛玉,自宝玉出征之后,独在贾府,恰似那离群孤雁,每日里牵肠挂肚,忧思如缕,仿佛她的灵魂也随着宝玉一同去了那遥远的北疆。
她常居于潇湘馆内,这潇湘馆翠竹环绕,清幽雅致,往日里是她与宝玉吟诗作画、倾诉衷肠之地,可此时在黛玉眼中,却处处透着孤寂冷清,每一片竹叶的沙沙声,都仿佛是她心中的叹息。她常常孤身一人,移步至馆内的佛堂之中。
佛堂不大,却布置得十分精致,正中供奉着一尊白玉观音像,观音面容慈悲,双目微闭,仿佛在俯瞰着世间的苦难。黛玉于蒲团之上虔诚跪坐,手捧檀香,那檀香散发着淡淡的香气,袅袅升腾,仿佛要带着她的祈愿直达天庭。她闭目祷告,心中默默念道:
“佛祖慈悲,求您保佑宝玉平安无事,早日得胜归来。他此去边疆,历经艰险,妾身日夜忧心,只求佛祖护他周全。若能如此,妾身愿常伴青灯古佛,吃素诵经,以报佛祖大恩。”香烟袅袅,似她的思念悠悠飘荡,祈愿佛祖庇佑宝玉平安无虞,早日凯旋而归,与她再续前缘。
不仅如此,她还常常于窗下案前,铺纸研墨。那案几是用上好的紫檀木制成,纹理细腻,光滑如镜,仿佛能映照出她内心的思念。
她提笔蘸墨,写下一封封饱含深情的书信。信中,她将贾府上下家中大小琐事,细细道来,字里行间,满是对宝玉的关切与思念:
“近日巧儿与板儿,于田庄之上悉心打理,不辞辛劳,顶着炎炎烈日,查看庄稼长势,指挥庄户劳作,竟使得收成又增两成,实是可喜可贺之事。再者,玉澜新开设之茶社,位于城中繁华地段,自开张以来,门庭若市,宾客盈门。那茶社布置得古色古香,桌椅皆为楠木所制,墙上挂着名人字画,生意兴隆,众人皆赞其经营有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她不仅在信中详述家中诸事,还精心绘制了一幅梅花图,夹于书信之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