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帅递来证物袋,里面装着从墙缝里抠出的金粉,在手电筒下泛着熟悉的光泽。
"有人冒名顶替。"苏半夏抹去脸上的雨水,"真正的小陈,恐怕早就......"她的声音戛然而止。远处传来救护车的鸣笛,混着老城区此起彼伏的叫卖声,像极了祖父葬礼那天的清晨。
三个月后,"苏家瓷坊"的直播间里,苏半夏正在展示金缮修复技艺。镜头外,戴着口罩的小陈捧着新绣的百鸟朝凤屏风,腕间系着与纽扣同款纹样的红绳。评论区突然刷屏——张小帅送出的虚拟礼物特效里,赫然是一枚旋转的黄铜纽扣。
窗外的雨又下起来,苏半夏摸着袖中重新镶好的纽扣。祖父的刑侦笔记压在博古架最底层,夹页里那张泛黄的合照上,老刑警抱着穿旗袍的小女孩,笑得比瓷器上的青花纹样还要温柔。而某个总爱晃着侦探执照的男人,此刻正隔着墙头喊她吃饭,声音里带着比金缮修复更绵长的暖意。
檐角谜影
暮色渐浓时,张小帅收到条匿名短信:"明早五点,城隍庙后门见。"他望着墙头摇曳的竹影,嘴角勾起笑意。案板上未吃完的饭团还冒着热气,窗外的蝉鸣不知何时变成了夜枭的啼叫,老城区的青砖黛瓦下,一场跨越墙头的探案合作,正悄然拉开帷幕。
手机屏幕的冷光映在他眼底,发件人号码被层层加密,但短信末尾刻意留下的青花瓷纹样符号,分明是苏半夏修复瓷器时惯用的标记。张小帅将凉透的咖啡一饮而尽,指尖在键盘上飞速敲击,破解出隐藏在乱码后的定位——正是三天前裁缝铺失窃案的关键盲区。
凌晨四点,露水在青石板上凝成薄霜。张小帅摸黑绕过城隍庙斑驳的照壁,忽然听见墙角传来瓷器轻碰的脆响。月光穿透槐树的枝桠,苏半夏的身影从阴影中浮现,月白色改良旗袍下摆沾着泥渍,怀中抱着个裹着蓝布的物件。
"来得倒准时。"她掀开布角,露出半截断裂的明代瓷枕,釉面裂痕处凝结着暗红痕迹,"今早巡街时在兴隆货运站后巷发现的,枕面刻着'永乐年制',却用了清代的包浆工艺。"
张小帅戴上手套接过瓷枕,指尖在枕底凹陷处摩挲:"这道半月形刻痕,和首饰店保险柜上的撬痕弧度完全吻合。"他突然压低声音,"苏小姐,你祖父留下的刑侦笔记里,有没有记载过二十年前'夜枭'文物走私案?"
苏半夏的瞳孔骤然收缩。记忆如潮水般涌来——泛黄的卷宗里,父亲总在深夜对着一张瓷枕照片出神,照片背面用红笔写着"夜枭标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5页 / 共2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