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窗外,新年的烟花在夜空中绽放,照亮了京城的每一个角落。飞鱼纹灯笼的光影摇曳,与星光、火光交织在一起,编织成一幅温暖而祥和的画卷。张小帅知道,这场关于飞鱼纹的纷争虽然暂时平息,但守护的使命永远不会结束。而他,还有苏半夏、王三柱、大牛,以及千千万万心怀善念的百姓,都将成为这永恒守护的一部分。
在这个雪后的夜晚,顺天府的书房里,《格物杂记》的新篇已然写就。而飞鱼纹的故事,也将随着钟声与灯火,代代相传,成为京城最动人的传说。
血墨映钟魂
正德十六年腊月廿九深夜,顺天府衙的檐角垂着冰棱,月光将护民钟的轮廓勾勒得愈发清晰。苏半夏倚在窗前,发间的银铃早已修复如初,却不再发出尖锐的警报,只随着夜风轻轻摇晃,发出清浅的声响。她怀中紧抱着母亲留下的微缩账本,指尖反复摩挲着最后一页被鲜血浸染的纸页。
那些字迹早已干涸,暗红的血迹却仿佛在月光下重新鲜活起来。母亲临终前潦草的笔迹与铜钟上"护民"二字渐渐重叠——"善恶只在人心...飞鱼纹的光芒...应来自..."墨迹戛然而止,却在今夜终于有了完整的回响。苏半夏望着远处铜钟上流转的鎏金纹路,忽然想起幼时母亲总说,真正的光明不在天上的太阳,而在每个人心里。
"在想什么?"张小帅的声音从身后传来,鱼形磁石在他腰间泛着温润的光。他顺着苏半夏的目光望去,护民钟正与紫禁城的警示钟遥相呼应,钟声穿透寒夜,惊起一群栖息在檐角的寒鸦。
苏半夏轻轻翻开账本,最后一页的血字在烛光下忽明忽暗:"大人,母亲当年冒险收集的不仅是玄钩卫的罪证。"她的声音带着哽咽,"她在太医院当值时,见过太多权贵用医术谋私,却也见过垂死的乞丐把最后半块馒头分给孩童。这些血字...是她用生命守护的信念。"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更鼓声惊破夜的寂静,一阵寒风卷着雪粒扑进窗棂。苏半夏发间的木簪突然发烫,簪头飞鱼纹渗出金红光芒,与账本上的血字产生共鸣。那些模糊的字迹竟在空中重组,投射出母亲年轻时的影像——她站在太医院的丹房里,将沾着镇魂丹残渣的布片小心翼翼塞进木簪夹层,烛火映照着她坚定的面容。
"原来如此!"张小帅握紧鱼形磁石,法器表面的云雷纹剧烈翻涌,"你母亲早就知道,飞鱼纹的异化不是器物之过,而是人心的贪念作祟。她留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4页 / 共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