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还有黑暗,我们就不能停下。”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如同铜钟的轰鸣。
老捕头王三柱拄着枣木拐杖,铜烟锅在掌心磕出火星:“说得对!老骨头我这条命,早就该在追查漕运案时没了。如今能多活一日,就要多抓一个坏人!”他想起七年前义子赵承煜暴毙的悲愤,想起二十年来追查真相的艰辛,眼中泛起泪光。但此刻,他的目光却无比坚定。
大牛挠着后脑勺,憨笑着扛起磁石长棍:“俺不懂那些大道理,反正跟着大人,准没错!”他腰间破损的磁石罗盘叮当作响,仿佛在应和主人的决心。这个憨厚的汉子,用最简单的方式诠释着守护的意义。
“走吧,该去巡逻了。”王三柱招呼着衙役们,声音洪亮有力。一行人举着火把,朝着街巷深处走去。他们的身影在月光下拉得很长,渐渐融入夜色。但那份守护的决心,却如同铜钟上的“护民”二字,永远镌刻在京城的土地上。
张小帅和苏半夏站在衙门口,目送着巡逻队伍远去。夜风卷起地上的残雪,在空中划出优美的弧线。远处的街市依旧热闹非凡,猜灯谜的欢声笑语、小贩的叫卖声、孩童的嬉闹声,交织成一幅安宁祥和的画卷。
“大人,您看。”苏半夏突然指着街边。一个小男孩正举着纸灯笼,灯笼上画着简单的飞鱼图案。他身旁的母亲笑着说:“飞鱼是保护我们的,就像顺天府的大人们一样。”小男孩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眼中满是崇拜。
张小帅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原来,他们的付出百姓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鱼形磁石在袖中微微发烫,表面的云雷纹流转着温润的光芒,仿佛也在为这份理解而欣慰。
夜深了,京城的灯火渐渐熄灭,但顺天府的油灯依然亮着。张小帅坐在案前,翻开《格物杂记》,在空白页写下:“钟铃和鸣护山河,丹心永驻守太平。纵使长夜无尽处,护民之志照征程。”写完,他将笔放下,目光坚定地望向窗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此后的日子里,顺天府的铜钟与苏半夏的银铃,成了京城百姓心中最安心的声音。每当夜幕降临,铜钟的鸣响便会准时响起,提醒着人们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安宁;而每当危险来临,银铃的清脆声响总能带来希望。
张小帅和他的伙伴们,依旧穿着朴素的捕快服,穿梭在京城的大街小巷。他们会为了一个小小的盗窃案奔波整夜,会为了孤寡老人送去温暖,会为了查清真相不惜深入险境。在他们心中,守护百姓早已不是一份职责,而是融入血脉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0页 / 共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