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歙作为汉军的后起之秀,在讨伐隗嚣的时候初露锋芒,孤军深入数百里,并坚守孤城数月。如此战术大师早已预判了魏宏的预判,他就是利用魏宏的这种心理,才令汉军拆掉了西边的桥,让魏宏误以为汉军并未设伏。
当魏宏的部队全部进入剑阁腹地之后(今四川省广元市境内),来歙率领汉军从山腰之上一路冲下,直扑蜀军。
魏宏丝毫没有防备,再加上追击的时候早就把阵形拉散了,顷刻间被汉军杀的溃不成军。魏宏此时也管不了部队的死活,带着亲兵就向后逃窜。
剑阁三面环水,一面环山,仅有魏宏来时的一座小桥能够逃出,可一个小桥又哪里能同时过这么多人?无数蜀军被自己人挤的掉下桥被滚滚的清江河水冲走,更多的则是逃无可逃,做了汉军的俘虏。
魏宏来时的两万六千大军,仅有两千多逃出了剑阁,其他不是掉入河中喂了鱼鳖,便是成了汉军的俘虏。
魏宏刚逃出生天,惊魂未定之时,却迎面碰上了一直追在后面的盖延。
盖延比魏宏晚出发两天,却是一路加快了行军速度,再加上这半日魏宏等于没有进军,所以正好就在此时被盖延追上。
盖延见到魏宏的时候先是一愣,他还以为是魏宏知道了他追在后面,想给他来个回马枪。
可仔细一看,魏宏军一个个狼狈不堪,很多校尉头盔都没了,便知可能是被来歙击败逃回来了。
盖延立刻让汉军扑上去。
盖延一马当先,将魏宏斩于马下。
前后都有汉军,蜀军见无法逃脱,纷纷放下武器投降,蜀军留下佯装造桥的两千士卒也投降了汉军。
此战来歙使用围点打援之计,大破魏宏蜀军,斩首五千,俘虏两万。
可对于这两万俘虏,来歙、盖延二将倒是产生了很大的分歧。
盖延较为敦厚纯良,建议将战俘收编。
而来歙却说:“川蜀之地,和其他地方不同,川蜀之地,四面环山,较为闭塞,人员流动性不高,排外性比较强。我们如果把他们收编了,我怕会出现临阵倒戈之事。”
盖延问道:“那你的意思,是把他们放了?那他们再溜回去参军,岂不是对我军不利?”
来歙摇了摇头说:“不放。”
盖延这时才明白来歙的意思,问道:“你的意思是都杀了?”
来歙点了点头,并未说话。
盖延说:“杀了不妥吧,这样不但会显得我汉军太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