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完汪新的详细介绍,段德彪从原本对他的欣赏,逐渐变的有些震惊。
眼前这个十岁的孩子,怎么一个个的收服这些桀骜不驯的家伙,段德彪多少还能猜测出来,可汪新分析出这些人哪些适合做什么时,段德彪是真有些不淡定了。
“你的意思是,刘大猛和刘二猛这两个人,是最适合搞体育的好苗子?你凭什么这么认为呢?”
汪新耸耸肩:“就凭我收拾他们的时候,他们在我手底下坚持的时间最长,不说别的,光这份抗揍的能力就不是其他人能比的。”
段德彪:“……”
过了一会儿,他才继续开口:“我明白你的意思了,可现在有个问题,就是一中这里并没有体育生系统的训练章程。”
原来段德彪一开始确实有培养他们的意思,但是一来学校没有相关的政策和规定,二来他发现这些人并不是真心练体育,只是为了出去玩而找的借口,因此就没有再继续下去。
“可您不是退伍军人出身吗?没有人比军人更适合训练了吧,当然文艺兵除外。”
“呦呵你知道的还不少。”段德彪闻言露出一个玩味的笑容。
“在背后调查过我?”
“我可没这个能耐,我舍友是个百事通,他最会打听事儿了,他告诉我的。”
“原来如此,你们宿舍还不止你一个有趣的小孩儿啊。”
两个人又聊了会,最终段德彪说会以他的方式去想办法,让刘大猛和刘二猛兄弟俩走上体育生的路子。
不过在此之前,他还是要再考察一下这帮人,他还是有点怀疑汪新说的话,即便汪新是如此的信心满满。
秋去冬来,时间转眼过去了几个月。
汪新在这个世界眨眼间过了第二个春节,而时间也正式来到了1971年初。
这几个月,华夏在国际上的地位逐渐有所回升,虽然红色运动依旧存在,但是小城市抖得老百姓们还是相对能过上安稳点的日子,毕竟山高皇帝远,饭都吃不饱,哪还有力气去闹革命呢?
对于铁路方面的工作者来说,国际形势的缓和带来的最大变化,就是他们的收入在增加,因为坐火车的人越来越多,里面也逐渐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国外友人。
县一中这边,段德彪经过一个月的考察,这才确定汪新是把这些人往正道去引导了,对刘大猛和刘二猛,经过他的简单测试,发现这两个学生确实有点天赋,他们在运动方面很有潜力。
至于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