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砺在冥想中回顾起了过去所有的战斗。他仔细地梳理每一次与丧尸、映质者的交锋,尤其是自己如何运用“终式演算”能力,一点一点将胜算从绝望中撬出。
每一次成功的预判,都带着些微的幸运和大量的数据积累。每一次失败的回避,往往都印证了一个事实:他的演算并非绝对。终式演算的本质,是基于信息与概率的推演,它不是神迹,不是未来的全知视角。尤其是在面对多个敌人、甚至映质者时,情况变得异常复杂。
“终式演算”在预测普通丧尸时极为精准——这些低智能的生物行动规律可循,变数少。可当面对映质LV3以上的对手,特别是拥有意识与技巧的人类时,终式演算的失误概率明显提升。尤其是映质者,他们的能力往往极具突发性与不确定性。
预测这类高等级映质者的动作,或者面对高阶丧尸时,需要一定的时间去收集对方的行为数据,才能有效提升演算的准确度。
“但问题是……”他在脑中低语,“战斗不是实验室。不是每个对手都会给你‘数据收集’的时间。”
很多时候,战斗只在一瞬之间就已分出胜负。若前几次的演算失败,便是生死之隔。
他终于明白,“终式演算”的瓶颈不在算法本身,而在“数据来源”与“对手复杂度”之间的鸿沟。它需要时间,需要观察,需要环境允许他“看清局势”。但现实往往不给他这些机会。
“所以,我的契约法则……应该是用来突破这个限制。”他心中闪过一个念头,“不再只是被动等待足够的信息,而是主动干预、制造判断的条件。他必须设法在战斗的前期,将自己的精神力高度集中,提高演算在初期的预测准确率,这才是下一阶段能力进化的真正方向。”
张砺的眉头紧锁,内心却在悄然清晰。
他终于在冥想中踏出了第一步。
不是去否定“终式演算”的不完美,而是正视它的局限,理解它的依托——他必须主动掌控战局,缩短战斗的“信息黑箱期”。
张砺还是想到妻子说的那句话,映质LV4契约法则期确实能带来能力的提升,还有相应的代价。
“我需要跟自己签订契约法则,找到自己的规则。”他在心中默念。
“不是模糊的增强,不是模棱两可的依赖,而是真正构建契约术式。”他脑海中浮现起“条件→必中”的映质契约逻辑:当条件被满足,演算将必然命中目标路径,仿佛命运之线被锁定。
他开始思索,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