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女士亲自赶来查看进度。看到成片后,她的表情明显不太满意,“这个画质,恐怕很难通过品牌方审核。”
“我们正在调整。”云倾月语气依旧平稳,但指尖微微收紧。
“我知道你们很努力。”林女士叹了口气,“但如果不能尽快解决技术问题,项目可能会延期。”
会议室里一片沉默。
“有没有可能请专业人士来看看?”时砚忽然开口。
“你是说……找特效团队或者灯光顾问?”林女士若有所思。
“是。”时砚点头,“他们或许能提供一些新的解决方案。”
“可以试试。”云倾月终于开口,“但要快。”
当天晚上,团队紧急联系了几位业内资深摄影师和灯光师,请他们前来协助分析问题。几位专家看过现场情况后,纷纷提出了各自的建议。
“你们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光源分布和画面稳定性。”一位经验丰富的灯光师指着车厢内部,“如果想保留复古氛围又不影响画质,可以考虑在车厢顶部加装隐藏式补光灯,同时使用高感光度镜头。”
“至于轨道问题,”另一位摄影指导接过话头,“其实不需要传统轨道,可以用无线滑轨或者无人机拍摄,这样反而更能营造出动态感。”
“无人机?”时砚眼睛一亮,“这个主意不错。”
云倾月沉思片刻,最终点头,“那就按这个方向试试。”
接下来的两天,团队重新布置灯光系统,并引入了新型无线滑轨和小型无人机进行拍摄测试。虽然过程繁琐,但至少有了明确的方向。
然而,就在一切看似步入正轨时,新的问题又出现了。
“电池续航不够。”负责操控无人机的技术员皱眉道,“每次只能连续拍摄不到十分钟,而且风力稍大就会干扰飞行。”
“那就换成备用电源。”摄影指导立刻提出应对方案。
“问题是备用电源太重,会影响飞行稳定性。”技术员无奈地摊手。
“能不能让灯光再柔和一点?”时砚看向灯光师,“减少环境干扰。”
“可以试试,但需要重新调试所有光源。”灯光师苦笑,“这不是个小工程。”
云倾月站在一旁,听着众人七嘴八舌地讨论,心中浮现出一种久违的感觉——无力感。
她一向自信,甚至可以说是骄傲。可在这一刻,她意识到自己并非无所不能。技术问题不像剧本台词,不是靠意志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