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不契合;有些文化机构虽资源有限,却展现出极大的诚意和尊重。
“你看这个。”时砚递来一封邮件,“一家独立纪录片导演团队,他们正在做一个关于九十年代老城区变迁的项目,希望能邀请我们参与摄影部分。”
云倾月仔细看完内容,眼神微微亮起,“这倒是个有意思的切入点。”
“对,我也是这么觉得。”时砚笑着,“如果我们能把照片、短片、纪录片结合起来,或许能形成一个完整的复古影像体系。”
“那我们就得成立一个专门的工作室了。”她若有所思地说。
“我已经做了初步预算。”时砚推过来一份文件,“如果以‘旧时光’作为品牌名称,我们可以先从小规模做起,逐步扩展。”
云倾月看着那些数字,心中竟生出几分期待。从前的她,只专注于表演,从未想过自己有一天会涉足摄影与商业运作。而如今,她和时砚正站在一条全新的道路上。
“楚总那边怎么说?”她问。
“他支持我们,但也提醒我们要谨慎选择合作对象。”时砚耸肩,“毕竟现在我们的作品影响力不小,一旦选错方向,可能会被误解成商业化炒作。”
“我知道。”云倾月沉吟片刻,“所以,我们必须明确自己的定位。”
他们花了整整两天时间,将所有合作邀约分类整理,并做出初步筛选。最终,圈定了五个最具潜力的合作项目:两家高端品牌联名、一本独立杂志封面拍摄、一个文化基金会的老物件影像记录,以及那个纪录片项目的摄影支持。
“接下来就是洽谈细节了。”时砚靠在椅背上,伸了个懒腰,“希望对方也能理解我们的初衷。”
“一定会的。”云倾月合上文件夹,目光坚定,“我们不是为了赚钱才做这些,而是因为热爱。”
会议室内,楚寒听完他们的汇报后,露出满意的笑容,“你们已经走在正确的路上了。”
“谢谢你的支持。”云倾月说。
“我只是提供资源而已。”楚寒摆手,“真正决定方向的,还是你们自己。”
离开会议室后,两人走在长廊上,阳光透过玻璃洒在地板上,映出斑驳的光影。
“你说,巴黎那边会不会也有类似的机会?”时砚忽然问。
“当然会有。”云倾月望向前方,“不过,在那之前,我们得先把眼前的事情做好。”
回到工作室,助理已经将五家合作方的联系人信息整理完毕。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