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王晓东盯着墙上的项目收益曲线图,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发出规律的 “哒哒” 声。良久,他抬起头,目光坚定:“开源节流,双管齐下。一方面,我们要积极拓展电力销售渠道,不仅局限于国家电网收购,探索与周边企业直接签订供电协议;另一方面,优化项目运营成本,精简管理流程,提高设备运行效率。” 他转向省发改委主任,“尽快研究出台新能源产业扶持政策,对我们的项目给予补贴和税收优惠。”
就在王晓东带领团队全力应对市场危机时,一场罕见的沙尘天气席卷了项目所在区域。狂风裹挟着黄沙,像一头凶猛的巨兽,疯狂地扑向光伏板和风力发电机。沙尘过后,大量光伏板表面被严重磨损,发电效率大幅下降;风力发电机的叶片也出现不同程度的裂痕,存在安全隐患。
“王省长,初步估算,光是设备维修和更换,就需要数千万资金。” 项目总工的声音里带着哭腔,“而且,这种沙尘天气以后可能会成为常态,我们该怎么办?”
王晓东站在布满沙尘的光伏板阵列间,看着原本光洁的板面变得粗糙不堪,心中一阵刺痛。他弯腰捡起一片被沙尘击碎的光伏板碎片,攥在手中:“立刻联系设备厂家,紧急调配维修材料和人员。同时,组织科研团队,研究如何对设备进行改造升级,增强其抵御极端天气的能力。” 他望向远处被沙尘笼罩的山峦,语气坚定,“无论遇到多大困难,我们都不能退缩,必须守护好这片来之不易的清洁能源基地。”
与此同时,项目的生态旅游板块也出现了新问题。随着游客数量的急剧增加,格桑村的生态环境承受着巨大压力。垃圾处理不及时、污水排放超标、部分游客破坏自然景观等现象屡禁不止。环保组织再次将矛头指向项目,在网络上发起舆论攻势,指责项目开发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面对汹涌的舆论浪潮,王晓东没有回避。他第一时间在省政府官网发布公开信,诚恳地向公众道歉,并承诺将立即整改。随后,他亲自来到格桑村,组织召开村民大会和旅游企业座谈会。
“乡亲们,游客是我们的客人,但生态环境是我们的家园。我们不能为了一时的利益,毁了子孙后代的饭碗。” 王晓东站在村委会前的空地上,目光扫过每一位村民的脸庞,“从今天起,我们要推行最严格的环保管理制度。所有旅游设施必须达到环保标准,垃圾要分类处理,污水要净化排放。” 他又转向旅游企业代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8页